梁山好汉替天行道,最终却落的个四分五裂,死的死,走的走,这不免使人为他们鸣不平。在批判宋王朝腐败的同时,许多人也将矛头直指宋江——这个梁山泊的领军人物。
有人认为,梁山好汉之所以会落得如此结果,是宋江一手造成的。作为战无不胜的农民起义军***,宋江却断然拒绝了如同李逵说的:“杀上东京,夺了鸟位”的主张,自觉选择接受朝廷的招安的***道路,带领“替天行道”的梁山泊义军,去残杀“僭号称王”的方腊义军,在两败俱伤的大*中,遭到惨痛的失败。他们认为,如果当初宋江采纳李逵说的:“杀上东京,夺了鸟位”的主张,以梁山泊当时的实力,定能推翻宋王朝。而宋江却奴颜婢膝,为了自己的官位,拿兄弟们的生命当赌注,真是个忘恩负义之徒。
识江湖好汉,但有人来投奔他的,若高若低,无有不纳,便留在庄上馆谷,终日追陪,并无厌倦;若要起身,尽力资助,端的挥霍,视金似土。人问他求钱物,亦不推托;且好做方便;每每排难解纷,只是周全人性命……以此为东,河北闻名,都称他做及时雨。”,由此可见,宋江乃仁义之仕,决不会为了自己的官位,拿兄弟们的生命当赌注。
然则为何要接受招安?我认为,这是由当时的社会风气所造成的。当时社会宣扬“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宋江便是这种思想的产物。宋江还是郓城押司的时候,其父便苦劝他不要与梁山草寇来往,好好为官,处人头地以便光宗耀祖,宋江也答应了。如果不是因为阎婆惜命案,他根本不会投奔梁山。他一直称北宋的皇帝为“圣上”,可见在封建观念中的“天子”在他的心中是神圣不可侵犯的。高俅到来他亲自下山迎接并在谈判中保护其不被梁山好汉追杀,以致气死林冲。他一直认为走与统治者的合作才是“正道”他鄙视自己和兄弟们“落草为寇”。最终为维护“兄弟们的名声”将苦心经营的水泊梁山交给朝廷,这便是他招安的源头之由,这也预示着起义的不战而败。
不仅是宋江,梁山好汉中的许多人,如卢俊义、关胜、史进、柴进、秦明等人,他们也深受“三纲”思想的影响,他们是支持招安的。所以,选择招安不是宋江个人的决定,是在“三纲”思想影响下的必然选择。所以,将梁山好汉起义的失败归罪于宋江,这是有失公允的。
梁山泊悲剧,并非宋江之过。梁山泊悲剧,这也是社会的悲剧。
水浒传一书记述了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好汉从聚义梁山泊,到受朝廷招安,再到大破辽兵,最后剿灭叛党,却遭奸人谋害的英雄故事。读完全书,印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的只有两个字:忠,义。
忠,即是对自己的祖国,对自己身边的亲人,朋友尽心竭力。宋江在种种威逼利诱之下,仍然对自己的祖国忠心耿耿,这就是忠;林冲的妻子在林冲被逼上梁山之后,对高俅之子的凌辱,宁死不屈,最终上吊自杀,这也是忠。在当今这个社会中,相信很多人都能做到一个“忠”字,但是,却很少有人能够做到一个“义”字。
一个“义”字,包括了太多的内容。水浒传中一百零八好汉为兄弟,为朋友赴汤蹈火,两肋插刀,就只为了一个“义”字;为人民除暴安良,出生入死,也只为一个“义”字。由此可见,一个“义”字虽然只有三笔,有时却要用一个人的生命去写。在现实生活中,给人让座几乎谁都可以做得到,但救人于危难之中却不是谁都可以做到的。因为它需要有相当的勇气,甚至是一命换一命的决心。
义,可以解释为正义。一个具有强烈的正义感的人,就是一个精神高尚的人。古往今来有多少英雄好汉,舍生取义。难道是他们不怕死吗?他们为了正义,为了真理可以奋不顾身,因为强烈的正义感清楚地告诉他们,什么是不该做的,什么是值得用生命去奋斗的。一个没有正义感的人,是不会理解这些的。因为他的正义感已被麻木所吞噬,奋斗的激情已经被冻结,只是他的灵魂被社会中一些丑恶的东西同化了。
我还清楚地记得水浒传英雄中有一个黑大汉,他生性鲁莽,性情暴躁,经常为小事与他人发生冲突,甚至搞出人命案。但他却能够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令那些丧尽天良的家伙们闻风丧胆。在现实生活中,虽然没有这样惊心动魄的大事发生,但“义”字却渗透着我们的生活。对朋友讲义气,是小义。对素不相识的人或事物也用一种正义的眼光去看待,就是实际意义上的大义。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大义的民族,当日本侵华,多少义气凛然的***烈士,用他们的满腔热血,誓死不屈,才成就了今日蒸蒸日上的祖国。董存瑞舍身炸暗堡,黄继光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机枪,这些都是炎黄子孙大义的延续,是中国历史上挥之不去的光辉。
一个人,可以不相信神,却不可以不相信“神圣”。当前,我们青少年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昌盛。因此,这也是我们民族大义的根本所在。让我们相信这一份“神圣”,用自己的双手去维护这一份“神圣”。
水浒传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我借助这个假期读完了这本描写人物的性情鲜明的名著给读完了,读后感叹到:真不愧是四大名著之一啊!果然引人入胜,令我兴奋不已!想起了***的一句话:读不完水浒传的不是中国人!感慨万分。
水浒传塑造了性格鲜明的人:雪中送炭的宋江,胆大如虎的武松,机智聪明的吴用等等……揭露了封建社会的官逼民反,只手遮天的社会状况。
我被里面的情节给深深地吸引住了,武松醉酒打死猛虎等,但大家对宋江的看法便不全相同,现在我来品一品他吧。
宋江自幼读儒家书,受传统教育,走入社会在县衙中做押司(小吏),刀笔精通。他的出身经历和性格,使他了解和体验百姓的痛苦,有正义感,养成一种办事谨小慎微、随机应变,喜欢玩权术。因为他在官府任小吏,他懂法,有遵守法度的习惯。宋江到梁山泊以后,他处理问题比较周全,有人说他虚伪、玩权术,这是他处理问题的一种手段。如俘获霹雳火秦明,让位卢俊义等。他犯罪后衙门给他戴上枷,别人把枷打开时,他说不能,这是国家的法度。
宋江上梁山前是一位仗义英雄,义放晁盖,当法与义发生矛盾时,宋江就不顾法度了。他对梁山的事业有一定的贡献,他为了梁山好汉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杀了阎婆惜。
宋江上梁山后,成为义军的首领。他自己说在文武方面并无过人之处,为什么还能当梁山泊的首领呢?这是由于宋江有以下优势:仗义疏财,在江湖中有一定的号召力;关怀兄弟,兄弟遇难设法相救;有一定的组织和军事指挥才能,如三打祝家庄战役,他注意总结经验,从调查虚实入手,又拆散祝家庄与其他二家联盟等。
受招安以后,宋江成为了一个朝廷的忠臣。他的思想是为国家出力,保人民平安。晁盖死后,宋江将“聚义厅”改为“忠义堂”,这对起义军来说是一件重要的事情,是水浒传中宋江的一大关键。受招安以后把梁山上的“替天行道”大旗改为“顺天护国”,他也由起义军首领走到服从朝廷的顺臣。这时,宋江的思想是:我是热爱国家的,皇帝代表国家,朝廷不负我,我不负朝廷。他不听吴用等好汉的劝阻,去征起义军***方腊,打得十分惨烈。
悲剧的结局。宋江带领众人征方腊以后,原本的108位好汉还剩下27个,其余的不是牺牲就是出走了,而朝廷并不信任他,对他加害致死。宋江临死前,唯恐李逵再次造**,让李逵喝药酒被毒死。
宋江一生是曲折的,先是仗义英雄,梁山首领,招安后成为朝廷忠臣,最后是悲惨的结局。
第二篇范文:水浒传读后感3000字
古典名着水浒传,是一部不可多得文学奇葩。它描写了以水泊梁山为根据地的农民起义军,从发生到时发展状大,最后失败的全过程。作为这次农民起义的领导者宋江,有非凡的组织才能与军事才能。他在梁山上的一个想法,一个决策,直接影响着梁山的末来。特别是全书的后部分基本上断送了所有的起义成果,可梁山的众兄弟,还会死心塌地的跟着他,他能做到这样,我们今天,是否能从中得到借鉴。
宋江何许人也,书中是这样描写的:“坐时浑如虎相,走动时有若狼形。有养济万人之度量,身躯六尺,怀扫四海之心机。”江湖人称及时雨。
在网络人才,使用驾驭人才,宋江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
一、征服人心,部下效命、死而无怨
宋江用人如三国演义中的刘备,刘备能叫诸葛亮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临死前还精心挑选姜维接班,继续为刘家赤胆忠心。而他的对手曹操,虽然能征服人才,而不能征服其心,赤壁之战,黄盖用苦肉计,阚泽献诈降书,庞统又献连环计,铁锁连舟,眼看孙刘联军就要火烧战船了。徐庶徐元直,心知肚明,就是不说,操贼早把他的心伤透了,结果曹操八十三大军毁之一旦,失去了统一中国的绝好机会,要不是华容道上关云长询情卖放,自已可能连性命都会丢掉;曹操的另一位部下司马懿才能与诸葛亮差不了多少,他们父子合伙,不但把曹家的天下夺去,几乎曹氏子孙杀光。刘备比曹操高明的地方就是,要想征服天下,最重要的是征服人心。“士为知已者死。”
宋江在征服人心上比刘备毫不逊色。他能宽以待人,网络人才,救人于危,雪中送碳。
晁保正七人,智取生辰纲,事情败露,官军来捕,宋江冒险,为其送信,七人顺利梁山落草。又为晁盖一封书信,杀了阎婆惜,宋江偏偏不上梁山颠簸流离先跑到柴进庄上,又跑到孔明孔亮处,又去了清风寨,结识了柴进、武松、孔明、孔亮、燕顺、王矮虎、郑天寿、花荣、黄信、秦明、吕方、郭盛。后来又折回宋家庄被擒发配,发配江州。一路上又结识了,李俊、童威、童猛、穆弘、穆春、张横、张顺、李立、李逵、戴宗等一群英雄好汉。为梁山奠定了人才基础。
宋江上了梁山之后,礼贤下士,凡是来投山寨的好汉,都亲往山上的金沙滩去迎接,真心相待,梁山的队伍不断壮大。
梁山发展叫北宋王朝坐立不安,朝庭先派呼延灼、关胜征剿梁山,怎敌过众人一心的梁山好汉,兵败被俘,宋江亲解其缚,好言抚慰,真心拉其入伙,甚到纳头便拜。没羽箭张清,飞石打众将,众多头领,被其所伤,被捉后,众人报仇要杀张清,宋江绕奠地,折箭为誓:“众弟兄若要如此报雠,皇天不佑,死於刀剑之下。”众人听了,谁敢再言。一崇波,很快就化干戈为玉帛,宋江救人于水火。人们都愿意拜在他的脚下心甘情愿的为他出力。
“受点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宋江得部下兄弟只要是他的话没有不听的,他安排的事没有不认真执行的。宋江大名府要救卢俊义,石秀不顾个人安危从楼上跳下来,手舞钢刀杀翻十几人救出卢俊义,直到寡不敌众最后被捉,还千贼万贼叫骂,梁中书听了也发呆无语。
石秀如此,其它梁山弟兄也能如此。梁山兵精粮足,正在兴旺时期,宋徵宗却下诏招安。招安就意为着结束原来自在的山寨的生活,还要听朝庭的调遗,可招安大事,是宋江策划而成的,尽管梁山兄弟很多人并不是心甘情愿的,还是跟着宋江受了招安,征大辽,打方腊。一百零八个弟兄为了宋江十死六七,止剩二十七员将佐返回东京。朝庭又赐宋江御酒,酒中下毒,宋江喝了,怕死后李逵报仇造**,也灌了李逵,李逵自不怨恨,心甘情愿与宋江一起共赴黄泉,以报当日知遇之恩。吴用,花荣奔丧,来到楚州南门蓼儿洼宋江坟前,抱头痛哭一场,双双吊死在枯树上,相从宋江于地下。显显赫赫的一百零八个英雄豪杰,似残花败叶,凋零飘落,至此招安断送了梁山农民起义。
招安的后果,梁山弟兄真的看不出吗?比如智多星吴用,公孙胜、林冲,还有李逵,武松,鲁智深阮氏三雄等等,可他们还跟着宋江,明明是火炕也愿意里跳,与宋江在一起死而无怨,这就是交人交心呀。
那些用虚伪方法对人,把一切功劳归于自己,把一切错误归于别人,用高压手段,唯我独尊,不把下属当人看,当猴耍,自以为得计,但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本帐,春风换秋雨,你所得到的只能是表面的顺从,关键时会离开你背叛你,永远一事无成,甚至身败名裂。征服人首先要征服其心,用人学学宋江吧!
二、宽容与制约
宋江对部下宰相肚里能撑船,不计前嫌,宽以待人。浔阳江上张横几乎治宋江于死地;是吃“板刀面”一刀砍死,还是吃“馄饨圆”扔到水里淹死。宋江过往不咎,张横上梁山之后仍然委他为水军头领。呼延灼,关胜等原朝庭将领,末上山之前,射杀梁山军马,捉拿梁山头领。归顺梁山后,宋江同样宽以待人很以重任,成为梁山的中坚力量。在梁山很多人存在着,大大小小的毛病,根本不能求全责备。比如,史进、王英、安道全的好色,时迁的偷摸,李逵的乱杀,宋江都能宽容。对不良品德的容忍,去过去事件的宽容,就是使被容忍者的小辩子牢牢的掌握在宋江手中,叫你不敢坐大,实际这是一种制约。
制约在宋江用人上可见一斑,关胜初上梁山,为了邀功,要去招降水火二将,宋江装作高兴的样子,叫宣赞与郝思文二将相随,并在金沙滩饯行。其后又差林冲杨志领兵,孙立黄信为副将前去接应,是接应也是监督。还刺激李逵叫他下山,后又派四人头领寻找,实际上也是制约关胜。你关胜就是有二心,也难逃梁山布下的天罗地网。
宋江的制约还体现在梁山的人事安排上,既相互牵制,又相互联系,用机构进行管理。以此来维护宋江的权力。比如军师设两员,智多星吴用,与入云龙公孙胜。相互牵制,再加一个神武军师朱武,共参军机,到头来,一切还是听宋江的。马军设五虎将,八骠骑,还有小彪将;步军头领十员,十七员将校。水军分为四寨,八位头领分别统领。这些兵马的统帅权调动权严加区分。只有宋江才有权调动。下属间即牵制,又有联系,又能开拓进取,形成了一个有秩序的战斗团队。
不要完全无限制的依赖一个人,听之任之没有制约,此消彼长。功高震主,尾大不掉,新的曹操,会把你当摆设,把你当汉献帝,萨代之,是早晚的事。
三、善待元老,量才使用,扬长抑短
壮大的水泊梁山,人才济济。怎样量才使用呢?宋江自有他的一套办法。首先安置好元老派。杜迁。宋万,朱贵,武艺平平,没有什么出色表现。但他们是梁山的创始人。白胜,闲汉出身,没什么本事,只是帮助了晁盖、昊用、公孙胜、刘唐、阮氏三雄智取生辰纲。上山之后几乎销声匿迹。宋江那,承认他们的历史作用,把他们也排在一百零八人之内。叫他们在梁山有一席之地。决不象有些人那样,不管你过去作出多大的贡献,今天看你不行了,或老了,就用“莫顺有”的罪名忘恩负义把他们除掉或一脚踢开。如刘邦过河拆桥,得天下后,立即把韩信杀了。“以一人之患而绝四海之望。”而宋江的善待元老,妥善安排,使那些有能力的人与没有出色本领的人,投奔梁前程似锦。涓涓细流,汇成汪洋大海。
凡是有本领的人,有一技之长的人,都有自已的个性,缺陷。有的甚至还有劣迹。高大完美的人才,是不存的。梁山一百零八个弟兄,宋江对每个人的强项弱点,了如指掌。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不求全责备。扬长抑短,让他们做最能发挥他们强项的事,安排他担任最能发挥其特长的工作。
时迁,梁山泊排座次居地煞之数。末上山之前,专干些偷盗跳篱骗马掘古墓的勾当。人形丑陋,武艺泛泛。上梁山的路上又在祝家店偷鸡。引起争端。晁盖称他们:“有辱山寨体面。绑去砍了!”宋江觉得时迁的一技之长是山寨中早晚用的着的人,百般遮挡把他留下。果然时迁的一技之长关键时刻派上用场。呼延灼使连环马,梁山人马无法敌挡。只有钩镰枪能破连环马,汤隆献勾镰枪,但不会使,只有东京另一位禁军教头金枪手徐宁能教授钩镰枪,必顺赚徐宁上山方可成功。时迁下山,从土地庙大柏树上年爬入徐宁家中,使出了偷盗绝技,解下梁上皮匣,盗走了徐宁家祖传赛唐貌雁翎黄金甲。与汤隆配合,引诱徐宁上山,终于徐宁教使钩镰枪,宋江大破连环马。应当说大破连环马时迁功不可没。
攻打大名府,救卢俊义,时迁火烧翠云楼。打曾头市爬上法华寺撞钟为号,梁山军马里应外合,曾头倾刻间土崩瓦解,射死副教师苏定,活捉史文恭,祭奠天王晁盖,时迁全凭一技之长立下汗马功劳。
李逵,手使一对板斧,绰号李铁牛,黑旋风。作战勇猛,1·80战神终极,宋江那,特意安排“八臂哪吒”项充,“飞天大圣”李衮两面蛮牌标枪飞剑紧紧相随,左右维护。丧门神鲍旭一旁协助。有这三人,李逵放心作战,挥动板斧横冲直撞,排头砍去,如砍瓜切菜一般,敌人闻风丧胆,轩不敢夜啼。
宋江用人之长,请看梁山各个职位人士安排,都是在本岗位有专长的头领担任。
梁山泊总兵都头领二员:呼保义宋江、玉麒麟卢俊义。
掌管机密军师二员:智多星吴用、入云龙公孙胜。一同参赞军务头领,神机军师朱武。
掌管钱粮头领二员:小旋风柴进、扑天李应。
马军五虎将五员:大刀关胜、豹子头林冲、霹雳火秦明、双鞭呼延灼、双枪将董平。
马军八骠骑兼先锋使八员:小李广花荣、金枪手徐宁、青面兽杨志、急先锋索超、没羽箭张清、美髯公朱仝、九纹龙史进、没遮拦穆弘。
马军小彪将兼远探出哨头领一十六员:镇三山黄信、病尉迟孙立、丑郡马宣赞、井木犴郝思文、百胜将军韩滔、天目将彭、圣水将军单廷、神火将魏定国、摩云金翅欧鹏、火眼狻猊邓飞、锦毛虎燕顺、铁笛仙马麟、跳涧虎陈达、白花蛇杨春、锦豹子杨林、小霸王周通。
步军头领一十员:花和尚鲁智深、行者武松、赤发鬼刘唐、插翅虎雷横、黑旋风李逵、浪子燕青、病关索杨雄、拼命三郎石秀、两头蛇解珍、双尾蝎解宝。
步军将校一十七员:混世魔王樊瑞、丧门神鲍旭、八臂哪吒项充、飞天大圣李衮、病大虫薛永、金眼彪施恩、小遮拦穆春、打虎将李忠、白面郎君郑天寿、云里金刚宋万、摸着天杜迁、出林龙邹渊、独角龙邹润、花项虎龚旺、中箭虎丁得孙、没面目焦挺、石将军石勇。
四寨水军头领八员:混江龙李俊、船火儿张横、浪里白条张顺、立地太岁阮玄、短命二郎阮小五、活阎罗阮小七、出洞蛟童威、翻江蜃童猛。
四店打听声息,邀接来宾头领八员:(东山酒店)小尉迟孙新、母大虫顾大嫂;(西山酒店)菜园子张青、母夜叉孙二娘;(南山酒店)旱地忽律朱贵、鬼脸儿杜兴;(北山酒店)催命判官李立、活闪婆王定六。
总探声息头领一员:神行太保戴宗。
军中走报机密步军头领四员:铁叫子乐和、鼓上蚤时迁、金毛犬段景住、白日鼠白胜。
守护中军马饶将二员:小温侯吕方、赛仁贵郭盛。
守护中军步军饶将二员:毛头星孔明、独火星孔亮。
专管行刑刽子二员:铁臂膊蔡福、一枝花蔡庆。
专掌三军内探事马军头领二员:矮脚虎王英、一丈青扈三娘。
掌管监造诸事头领一十六员:行文走檄调兵遣将石员,圣手书生萧让;定功赏罚军政司一员,铁面孔目裴宣;考算钱粮支出纳入一员,神算子蒋敬;监造大小战船一员,玉竿孟康;专造一应兵符印信一员,玉臂匠金大坚;专造一应旌旗袍袄一员,通臂猿侯健;专治一应马匹兽医一员,紫髯伯皇甫端;专治诸疾内外科医士一员,神医安道全;监督打造一应军器铁筵一员,金钱豹子汤隆;专造一应大小号炮一员,轰天雷凌振;起造修缉房舍一员,青眼虎李云;屠宰牛马猪羊牲口一员,操刀鬼曹正;排设筵宴一员,铁扇子宋清;监造供应一切酒筵一员,笑面虎朱富;监筑梁山泊一应城垣一员,九尾龟陶宗旺;专一把捧『帅』字旗一员,险道神郁保四。
宋江的这些安排恰到好处,手下的各位头领将佐,也乐为他所用,这是梁山事业兴旺的一个重要保证。
今天,中国可以说是体育强国,体育人才林立。如果出现一位这样的管理者,标新立异,做出这样的安排,(有的是无知,有的是故意别有用心)让聂卫平去打蓝球,而且还振振不词的说,他下围棋那样好,能看出很多步,对方怎样进攻他会算计的到。会提前做出防卫。进攻更不用说,一定会获胜。让姚明去下围棋,蓝球场上那样千变万化,我们的姚明都不怕,应变能力那样强,还怕对方吗?我们一定会胜利的。如果按这种混蛋逻辑去做,王义夫去跳水,伏明霞射击,等等,我们体育人才不管多么雄厚,我们能取得赛场的胜利吗!我们的国家还能富强吗,我们的前途还有希望吗!
人才固然重要,而能网罗人才、量才而用、扬长抑短,合理的使用人才的*才,更为重要。“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人才再多,领导者,不是量才而用,扬长抑短,以自已的好恶来决定下属的命运,用种种理由,废了手下人的武功,再有能力,才无所用,感到没有发展空间,对你丧失信心,就会远离你,你会一事无成。
宋江所领导的梁山农民起义最终失败,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对北宋王朝抱有幻想,失败在愚忠上面。失败在阶级的局限性上。但他真心的对待下属,他的用人之道。就是今天,仍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是古人留给我们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但愿我们能从中得到启迪,开拓进取,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第三篇范文:水浒传3000字读后感作文
水浒传一书记述了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好汉从聚义梁山泊,到受朝廷招安,再到大破辽兵,最后剿灭叛党,却遭奸人谋害的英雄故事。读完全书,印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的只有两个字:忠,义。
忠,即是对自己的祖国,对自己身边的亲人,朋友尽心竭力。宋江在种种威逼利诱之下,仍然对自己的祖国忠心耿耿,这就是忠;林冲的妻子在林冲被逼上梁山之后,对高俅之子的凌辱,宁死不屈,最终上吊自杀,这也是忠。在当今这个社会中,相信很多人都能做到一个‘忠‘字,但是,却很少有人能够做到一个‘义‘字。
一个‘义‘字,包括了太多的内容。水浒传中一百零八好汉为兄弟,为朋友赴汤蹈火,两肋插刀,就只为了一个‘义‘字;为人民除暴安良,出生入死,也只为一个‘义‘字。由此可见,一个‘义‘字虽然只有三笔,有时却要用一个人的生命去写。在现实生活中,给人让座几乎谁都可以做得到,但救人于危难之中却不是谁都可以做到的。因为它需要有相当的勇气,甚至是一命换一命的决心。
义,可以解释为正义。一个具有强烈的正义感的人,就是一个精神高尚的人。古往今来有多少英雄好汉,舍生取义。难道是他们不怕死吗?他们为了正义,为了真理可以奋不顾身,因为强烈的正义感清楚地告诉他们,什么是不该做的,什么是值得用生命去奋斗的。一个没有正义感的人,是不会理解这些的。因为他的正义感已被麻木所吞噬,奋斗的激情已经被冻结,只是他的灵魂被社会中一些丑恶的东西同化了。
我还清楚地记得水浒传英雄中有一个黑大汉,他生性鲁莽,性情暴躁,经常为小事与他人发生冲突,甚至搞出人命案。但他却能够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令那些丧尽天良的家伙们闻风丧胆。在现实生活中,虽然没有这样惊心动魄的大事发生,但‘义‘字却渗透着我们的生活。对朋友讲义气,是小义。对素不相识的人或事物也用一种正义的眼光去看待,就是实际意义上的大义。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大义的民族,当日本侵华,多少义气凛然的***烈士,用他们的满腔热血,誓死不屈,才成就了今日蒸蒸日上的祖国。董存瑞舍身炸暗堡,黄继光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机枪,这些都是炎黄子孙大义的延续,是中国历史上挥之不去的光辉。
一个人,可以不相信神,却不可以不相信‘神圣‘。当前,我们青少年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昌盛。因此,这也是我们民族大义的根本所在。让我们相信这一份‘神圣‘,用自己的双手去维护这一份‘神圣‘。
水浒传读后感:梁山泊悲剧,宋江之过?
梁山好汉替天行道,最终却落的个四分五裂,死的死,走的走,这不免使人为他们鸣不平。在批判宋王朝腐败的同时,许多人也将矛头直指宋江——这个梁山泊的领军人物。
有人认为,梁山好汉之所以会落得如此结果,是宋江一手造成的。作为战无不胜的农民起义军***,宋江却断然拒绝了如同李逵说的:“杀上东京,夺了鸟位”的主张,自觉选择接受朝廷的招安的***道路,带领“替天行道”的梁山泊义军,去残杀“僭号称王”的方腊义军,在两败俱伤的大*中,遭到惨痛的失败。他们认为,如果当初宋江采纳李逵说的:“杀上东京,夺了鸟位”的主张,以梁山泊当时的实力,定能推翻宋王朝。而宋江却奴颜婢膝,为了自己的官位,拿兄弟们的生命当赌注,真是个忘恩负义之徒。
识江湖好汉,但有人来投奔他的,若高若低,无有不纳,便留在庄上馆谷,终日追陪,并无厌倦;若要起身,尽力资助,端的挥霍,视金似土。人问他求钱物,亦不推托;且好做方便;每每排难解纷,只是周全人性命……以此为东,河北闻名,都称他做及时雨。”,由此可见,宋江乃仁义之仕,决不会为了自己的官位,拿兄弟们的生命当赌注。
然则为何要接受招安?我认为,这是由当时的社会风气所造成的。当时社会宣扬“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宋江便是这种思想的产物。宋江还是郓城押司的时候,其父便苦劝他不要与梁山草寇来往,好好为官,处人头地以便光宗耀祖,宋江也答应了。如果不是因为阎婆惜命案,他根本不会投奔梁山。他一直称北宋的皇帝为“圣上”,可见在封建观念中的“天子”在他的心中是神圣不可侵犯的。高俅到来他亲自下山迎接并在谈判中保护其不被梁山好汉追杀,以致气死林冲。他一直认为走与统治者的合作才是“正道”他鄙视自己和兄弟们“落草为寇”。最终为维护“兄弟们的名声”将苦心经营的水泊梁山交给朝廷,这便是他招安的源头之由,这也预示着起义的不战而败。
不仅是宋江,梁山好汉中的许多人,如卢俊义、关胜、史进、柴进、秦明等人,他们也深受“三纲”思想的影响,他们是支持招安的。所以,选择招安不是宋江个人的决定,是在“三纲”思想影响下的必然选择。所以,将梁山好汉起义的失败归罪于宋江,这是有失公允的。
梁山泊悲剧,并非宋江之过。梁山泊悲剧,这也是社会的悲剧。
水浒传一书记述了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好汉从聚义梁山泊,到受朝廷招安,再到大破辽兵,最后剿灭叛党,却遭奸人谋害的英雄故事。读完全书,印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的只有两个字:忠,义。
忠,即是对自己的祖国,对自己身边的亲人,朋友尽心竭力。宋江在种种威逼利诱之下,仍然对自己的祖国忠心耿耿,这就是忠;林冲的妻子在林冲被逼上梁山之后,对高俅之子的凌辱,宁死不屈,最终上吊自杀,这也是忠。在当今这个社会中,相信很多人都能做到一个“忠”字,但是,却很少有人能够做到一个“义”字。
一个“义”字,包括了太多的内容。水浒传中一百零八好汉为兄弟,为朋友赴汤蹈火,两肋插刀,就只为了一个“义”字;为人民除暴安良,出生入死,也只为一个“义”字。由此可见,一个“义”字虽然只有三笔,有时却要用一个人的生命去写。在现实生活中,给人让座几乎谁都可以做得到,但救人于危难之中却不是谁都可以做到的。因为它需要有相当的勇气,甚至是一命换一命的决心。
义,可以解释为正义。一个具有强烈的正义感的人,就是一个精神高尚的人。古往今来有多少英雄好汉,舍生取义。难道是他们不怕死吗?他们为了正义,为了真理可以奋不顾身,因为强烈的正义感清楚地告诉他们,什么是不该做的,什么是值得用生命去奋斗的。一个没有正义感的人,是不会理解这些的。因为他的正义感已被麻木所吞噬,奋斗的激情已经被冻结,只是他的灵魂被社会中一些丑恶的东西同化了。
我还清楚地记得水浒传英雄中有一个黑大汉,他生性鲁莽,性情暴躁,经常为小事与他人发生冲突,甚至搞出人命案。但他却能够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令那些丧尽天良的家伙们闻风丧胆。在现实生活中,虽然没有这样惊心动魄的大事发生,但“义”字却渗透着我们的生活。对朋友讲义气,是小义。对素不相识的人或事物也用一种正义的眼光去看待,就是实际意义上的大义。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大义的民族,当日本侵华,多少义气凛然的***烈士,用他们的满腔热血,誓死不屈,才成就了今日蒸蒸日上的祖国。董存瑞舍身炸暗堡,黄继光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机枪,这些都是炎黄子孙大义的延续,是中国历史上挥之不去的光辉。
一个人,可以不相信神,却不可以不相信“神圣”。当前,我们青少年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昌盛。因此,这也是我们民族大义的根本所在。让我们相信这一份“神圣”,用自己的双手去维护这一份“神圣”。
水浒传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我借助这个假期读完了这本描写人物的性情鲜明的名著给读完了,读后感叹到:真不愧是四大名著之一啊!果然引人入胜,令我兴奋不已!想起了***的一句话:读不完水浒传的不是中国人!感慨万分。
水浒传塑造了性格鲜明的人:雪中送炭的宋江,胆大如虎的武松,机智聪明的吴用等等……揭露了封建社会的官逼民反,只手遮天的社会状况。
我被里面的情节给深深地吸引住了,武松醉酒打死猛虎等,但大家对宋江的看法便不全相同,现在我来品一品他吧。
宋江自幼读儒家书,受传统教育,走入社会在县衙中做押司(小吏),刀笔精通。他的出身经历和性格,使他了解和体验百姓的痛苦,有正义感,养成一种办事谨小慎微、随机应变,喜欢玩权术。因为他在官府任小吏,他懂法,有遵守法度的习惯。宋江到梁山泊以后,他处理问题比较周全,有人说他虚伪、玩权术,这是他处理问题的一种手段。如俘获霹雳火秦明,让位卢俊义等。他犯罪后衙门给他戴上枷,别人把枷打开时,他说不能,这是国家的法度。
宋江上梁山前是一位仗义英雄,义放晁盖,当法与义发生矛盾时,宋江就不顾法度了。他对梁山的事业有一定的贡献,他为了梁山好汉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杀了阎婆惜。
宋江上梁山后,成为义军的首领。他自己说在文武方面并无过人之处,为什么还能当梁山泊的首领呢?这是由于宋江有以下优势:仗义疏财,在江湖中有一定的号召力;关怀兄弟,兄弟遇难设法相救;有一定的组织和军事指挥才能,如三打祝家庄战役,他注意总结经验,从调查虚实入手,又拆散祝家庄与其他二家联盟等。
受招安以后,宋江成为了一个朝廷的忠臣。他的思想是为国家出力,保人民平安。晁盖死后,宋江将“聚义厅”改为“忠义堂”,这对起义军来说是一件重要的事情,是水浒传中宋江的一大关键。受招安以后把梁山上的“替天行道”大旗改为“顺天护国”,他也由起义军首领走到服从朝廷的顺臣。这时,宋江的思想是:我是热爱国家的,皇帝代表国家,朝廷不负我,我不负朝廷。他不听吴用等好汉的劝阻,去征起义军***方腊,打得十分惨烈。
悲剧的结局。宋江带领众人征方腊以后,原本的108位好汉还剩下27个,其余的不是牺牲就是出走了,而朝廷并不信任他,对他加害致死。宋江临死前,唯恐李逵再次造**,让李逵喝药酒被毒死。
宋江一生是曲折的,先是仗义英雄,梁山首领,招安后成为朝廷忠臣,最后是悲惨的结局。
水浒传是一部非常经典的中国名著,与它相媲美的还有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号称中国四大名著。水浒传它真实地描写了宋代农民起义,发展和失败的全过程,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腐朽,及统治阶级的罪恶。它以杰出的艺术描写手段,揭示了中国封建社会中农民起义的发生,发展和失败过程的一些本质方面,说明造成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是官逼民反。
水浒传写英雄们走上反抗的道路,各有不同的原因和不同的情况,但是在逼上梁山这一点上,许多人是共同的。如阮氏三雄的造**是由于生活不下去,他们不满官府的剥削,积极参加劫取生辰纲的行动,从而上了梁山。解珍,解宝是由于受地主的掠夺和迫害起而反抗的。鲁智深是个军官,他嫉恶如仇,好打不平,因此造成和官府的矛盾,结果被逼上山落草。武松出身城市贫民,为打抱不平和报杀兄之仇,屡遭陷害,终于造**,勇猛地向统治阶级进行冲击。他是从血的教训中觉醒过来的。
水浒一百零八将,人物形象中令我记忆最深刻的是智多星吴用和天孤星花和尚鲁智深。智多星吴用几次献策:吴用为晁盖献计,智取生辰纲,用药酒麻倒了青面兽杨志,夺了北京大名府梁中书送给蔡太师庆贺生辰的十万贯金银珠宝;宋江在浔阳楼念反诗被捉,和戴宗一起被押赴刑场,快行斩时,吴用用计劫了法场,救了宋江,戴宗;宋江二打祝家庄失败;第三次攻打祝家庄时,吴用利用双掌连环计攻克祝家庄。宋江闹华州时,吴用又出计借用宿太尉金铃吊挂,救出了九纹龙史进,花和尚鲁智深。一生屡出奇谋,屡建战功。受招安被封为武胜军承宣使。宋江,李逵被害后,吴用与花荣一同在宋江坟前上吊自杀,与宋江葬在一起。真不愧为智多星呀!天孤星花和尚鲁智深是一位非常直率,暴烈如火,却侠骨柔情,杀却恶人为的是救穷苦人于水火的真汉子,英雄人物。他往往在人们面前表现出一副粗鲁,野蛮。可他到了冲锋陷阵的时候可毫不含糊,挥着62斤重的禅杖上阵杀敌。
读了这本书我了解了中国古代的历史,水浒英雄们的反抗精神和封建社会腐败的一面。这的确是一本非常耐人寻味的一本书。
第四篇范文:水浒传读后感
水浒传在艺术上取得了杰出的成就。人物形象的塑造能写出复杂的性格内容,人物性格的形成有环境的依据,同时随生活环境的变化而发展。人物形象带有理想色彩,同时又深深地扎根于生活的土壤之中。水浒传不单以情节的生动紧张取胜,还有较丰富真实的细节描写。小说在民间口语的基础上创造出一种通俗、简练、生动、富于表现力的文学语言。与内容相适应,前70回连环套式的艺术结构也独具特色。
水浒传作者施耐庵对于这些英雄人物,予以充分的肯定和热情的讴歌,歌颂了这些人物的反抗精神、正义行动,也歌颂了他们超群的武艺和高尚的品格。一些出身下层的英雄人物,如李逵、三阮、武松、石秀等,对统治阶级的剥削压迫感受最深,因此当他们一旦造**后,他们的反抗性也最强,什么统治阶级的法度条例,对他们毫无约束,象李逵连皇帝也不放在眼里。他们为了起义的正义事业,赴汤蹈火在所不辞,作者对这些英雄人物的赞扬,完全是出自内心的热爱。作品歌颂这样一批被统治阶级视为所谓“杀人放火”的强盗、朝廷的叛逆,一些所谓“不赦”的罪人,把他们写得如此光辉动人,可敬可爱,这显示了作者的胆识和正义感情。与此相反,作者对于统治阶级的人物,则将他们写得丑恶不堪,和梁山英雄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启发人们去爱什么人,恨什么人。金圣叹评论水浒传“无美不归绿林,无恶不归朝廷。”不管金圣叹主观动机如何,这句话却确实说明了施耐庵的思想倾向和水浒传的深刻社会意义。
中国历史上发生过无数次的农民起义,中国的农民富有武装斗争的传统和经验,但用文学形式来歌颂农民战争,并且真实生动地作全面的艺术再现的,只有水浒传。水浒传在记叙歌颂起义军的武装斗争时,还比较重视战争经验的总结,起义军战胜敌人,不仅凭勇敢,还靠智慧。水浒传中这方面的事例很多,“三打祝家庄”是一个较为突出的例子,*曾经赞扬“三打祝家庄”是合乎辩证法的最好的事例。梁山起义军在这次战役中能够重视调查研究,对敌分化瓦解,并采取打入内部里应外合的办法,终于取得了战争的胜利。水浒传中有关战争的描写,可与三国志演义相媲美。清代刘銮的五石瓠里说:明末农民起义军的张献忠“日使人说三国、水浒诸书,凡埋伏攻袭皆效之”。
水浒传中所描写的起义军的***主张,虽然说得不十分明确,却可以看到他们有着“八方共域,异姓一家”,不管什么出身“都一般儿哥弟称呼,不分贵贱”的理想。联系到他们“杀富济贫”的行动,表现了人民反对封建经济的贫富悬殊和***上的等级贵贱之分,反对封建社会的阶级剥削和***压迫,这是对封建地主阶级统治思想的宣战,反映了广大受压迫人民的愿望。
水浒传中用以组织群众和团结群众的思想基础是“忠义”。这里所说的义,它在某种程度上注入了被压迫阶级的思想感情和道德观念,这一点,有些地主阶级的知识分子是有所觉察的。明人郎瑛就说过:“逆料当时非礼之礼,非义之义,江必有之。”这实际上是说水浒传所说的义不完全同于历来统治阶级所说的义。在中国封建社会里,下层人民也常讲义,他们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免受暴力的欺凌,自然产生一种团结御侮的愿望,这种愿望,在为生活所迫、流落他乡异地的一些游民身上,反映得尤为强烈,他们最讲朋友之间的义气。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进而至于“济困扶危”、“杀富济贫”,都是“义”的表现。因此,水浒传中所写的义,在特定的环境中,具有反封建反压迫的性质,而不同于儒家的纲常伦理中的“义”。但是“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所以水浒传里的“义”,还不能取代旧的伦常观念的地位和作用。水浒传里的“忠”,有忠于梁山事业的内容,但它又有忠君思想,在许多场合里,“忠孝”这种封建伦理大节被放在首位,而把“义”置于次要地位,这就是江湖义气没有突破封建道德的表现,梁山泊一些斗争性最强、***最坚决的人物,最终也不免在讲义气的情况下跟着宋江接受招安,义气服从了忠君,就是水浒传所写的“义”本身存在严重缺陷的证明。
水浒传作者歌颂梁山义军,却又反对方腊起义,实际说明他同情、歌颂的是一种不彻底的农民起义,也就是不去推翻封建王朝的起义,不“僭号称王”的起义。所以,水浒传中出现了“替天行道”的口号。“替天行道”固然有其反抗的意义,但是由于遵奉天命,这就不能突破君主观念,因为在封建社会里,正是统治阶级借天命来欺骗人民,所谓“奉天承运”,“天命所归”,历来帝王正是借天命来统治万民的。水浒传中“替天行道”的意义,说的是朝廷无道时,由这些好汉来“替天行道”,而朝廷昏暗的原因,则是“□臣蒙蔽了圣聪”,因而他们造**便是只反贪官,不反皇帝,所以最终又不得不归服天子脚下,而“替天行道”的大旗,也终于换成“顺天”、“保国”了。这也是水浒英雄们最终走上悲剧结局的原因之一。
在水浒传的描写中,可以看出作为梁山泊***的宋江,他的思想和行动,关系着整个梁山事业的兴衰和存亡。宋江出身于小地主家庭,“自幼曾攻经史”,养成“忠孝”观念,后来在县里作了押司,“刀笔精通,吏道纯熟”,对于衙门里公事和官府的应酬,十分熟悉。他虽为官府中人,却又喜欢结交江湖上好汉,对下层人民也富有同情心,“济人贫苦,□人之急,扶人之困”,在江湖上享有“及时雨”的美名。这样的一种特殊经历,形成了他思想性格的两面性,一方面他要作个忠臣孝子;另一方面,在同江湖人士的接触中,使他较多地了解下层人民的苦难和愿望,又成为仗义扶危、同情劳动人民对官府的反抗行为的人物。总之,宋江在上梁山之前,他对人民的造**,只是抱着同情态度,或在某种情况下在行动上作一点有限的支持。从他思想上说,他是不愿投身到造**行列里去,他后来上梁山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他是一个广有谋略的人物,决不甘心长久屈居下僚,他原本希望靠着他的才能将来能够“为国立功”,作出一番事业来。“博得个封妻荫子”,以图日后“名垂青史”。而当时朝政黑暗,□臣当道,一些才能之士无法施展自己的抱负。恰在这时宋江又犯了杀人罪,流配到江州,又因醉后题了反诗,被江州知府拿住,问成死罪,靠了梁山好汉的搭救,才得保全性命,只有这时,宋江才上了梁山。
宋江有组织才能,善于团结人,再加上他在江湖上的声誉,前后有大批好汉随他上山,壮大了山寨力量,给山寨事业带来了一番兴旺发达的气象。梁山起义军在他的领导和指挥之下,接连打了许多胜仗,给予一些贪官污吏以严重的打击和惩罚,并且震动了朝廷,这些胜利都是和宋江的功劳分不开的。但由于他忠孝观念根深柢固,虽造了反而这种观念并未改变,这就伏下了他日后接受招安的契机。他上了梁山后口口声声说皇帝是“至圣至明”,只是“□臣当道,谗佞专权。”他反复申言:“猩宋江怎敢背负朝廷”,“只被滥官污吏逼得如此”。因此他是“权借水泊栖身”,“专等朝廷招安”。他在与官军对阵中,总是想到如何为日后的招安预留地步。这样,梁山起义军的力量越强大,梁山的事业越兴旺,也就越为宋江的受招安积累资本。他终于在两赢童贯、三败高俅,打得朝廷军队大败亏输之后,光荣体面地受了招安,而把梁山起义事业断送。宋江投降之后,又奉朝廷之命去镇压方腊起义军,正如鲁迅说的:“替国家打别的强盗——不‘替天行道’的强盗去了。”这是对水浒的最尖锐的批评,也揭示了作者思想的严重局限。火烧草料场选自明代崇祯袁无涯刻本水浒全传插图
水浒传全书可分前后两大部分,前半写各路英雄纷纷上梁山大聚义,打官军,受招安。后半有五个部分组成,即征辽、平田虎、平王庆、平方腊及结局。其中田虎、王庆两部分是后来加的,今所见较早的百回本,征辽之后紧接平方腊。但有的研究者认为,征辽也可能是插增的,因为第一,征辽的事不同于受招安和平方腊,历史上无迹可寻。其次,和平田虎、王庆一样,征辽中梁山一百单八人无一死亡。这个看法尚有争论。从思想内容来说,水浒传前半是写人民反官府,是反映阶级矛盾的,后半则是写忠臣反□臣,是反映统治阶级内部的忠□矛盾。作者写了宋江的受招安,固然是表现出严重的思想局限,但也反映了民族爱国思想,鲁迅说:“其中招安之说,乃是宋末到元初的思想,因为当时社会扰乱,官兵压制平民,民之和平者忍受之,不和平者便分离而为盗……但一到外寇进来,官兵又不能抵抗的时候,人民因为仇视外族,便想用较胜于官兵的盗来抵抗他。”这话是有根据的,水浒故事流传的时间正是民族矛盾尖锐的时代,水浒传的后半部分写宋江等人受招安,和这一背景不无关系。而征辽部分的出现,则是这一思想的继续和发展。至于忠臣反□臣,也是和这一思想有关的。在小说结尾写“史官有唐律二首哀挽”宋江等梁山人物,其中说:“不须出处求真迹,却喜忠良作话头。”水浒传的作者是把宋江作为忠臣来描写的。第85回辽国欧阳侍郎招降宋江,吴用向宋江献策:要富贵,投降辽国;要忠义,报效宋朝。宋江说:“吾辈当尽忠报国,死而后已。”这里的“尽忠报国”实际上就是具体历史条件下的民族立场。宋江投降之后,“水浒”英雄始终受□臣排挤、打击和陷害,最后宋江等被□臣害死。这样的悲剧结局,对于揭露统治者的罪恶,和作者对受招安者的鉴戒来说,也是有其积极意义的。
总之,水浒传通过艺术形象表现的“官逼民反”的现象,深刻地反映了历史的真实本质,它所表现的梁山泊英雄轰轰烈烈的大起义,有力地冲击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在文学史上是罕见的。它描写的梁山义军受招安后尽管讲忠义,打外敌,平内乱,还是不见容于当权执政者,还是落得悲惨的结局,也深刻地传达了一种历史教训。
第五篇范文:水浒传读后感
祖先崇拜的社会还有另一个特点,那就是将死后的名声看得比现世的生活更重。所以,他们更在意的是自己的身份,而不是自己的行为。这也是宋江一直想做好官,但为吏的时候总揩朝廷的油的心理基础。在他眼里,自己是否是朝廷的一份子比自己是否真正为朝廷尽力了更重要。
宋江很特别,他跟别的小吏不一样,他对百姓并不残暴。这正是他的聪明之处,也说明了一个问题,传统在他的身上起到了一定的正面作用。而这部分正面作用恰恰是我们无法认清传统真面目的障碍,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能保持几千年不变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可是,某一天,宋江的生活变了,他成了一个杀人犯。于是,隐藏在身体里的抱负和骨子里的反叛精神暂时占了上风。宋江开始跟流寇走在一起了,开始不再看重皇权了。不过,这过程和觉醒无关,也和所谓的正义、天道无关。它更像是青春期的叛逆,当孩子突然发现自己犯了严重的错误,严重到父亲不再理自己的程度后的反叛,是一种破罐破摔。
我们可以想象,当宋江带着清风山、清风寨的人马去往梁山的时候,一定是春风得意、志得意满的。此时,他完全忘记了所谓的礼仪、所谓的忠义。但现实又一次唤醒了他,他的老父亲及时出现了。
看着年迈的父亲,宋江的心情肯定是很复杂的,但复杂背后则一定是庆幸,或者说后怕。他突然发现,自己前一段时间好像昏了头,竟然跟那些流寇走在了一起,还想当山贼,简直不当人子。而这后怕之后的选择就是,老老实实做人。他的确这么做了,于是,他变成了一个流放的囚犯。
我们都会这样,当对一件事感到后怕之后,在面对同一件事的时候就会非常小心,甚至下意识的拒绝。宋江即是如此,路过梁山时他的表现很好的印证了这一点。
这时,宋江又变回了那个孝顺的儿子,不过这时他孝顺的对象不是自己的父亲,甚至也不能说是皇帝,而应该说是传统。如果非要给他的孝顺对象指定一个具体的形象的话,孔子是最合适的,因为他正是传统的代言人。
但宋江很快就有了转变,当然这个转变并不彻底,不过却在他的心底留下了种子。这个转变的过程发生在路上。李俊,张衡,暮春穆弘,这些人的出现让宋江明白了一个道理,实力更重要。凭宋江的智商,他肯定能看出来,这些人之所以对自己如此礼遇,光凭一个及时雨的名头是不够的,更多的是他和梁山的关系。此时,宋江应该已经开始寻求改变了。因为他此时面对的是一条没有出路的路。
终于,宋江遇到麻烦了,他提了反诗。其实从水浒中宋江题反诗的整个情节来看,他真正想做的并不是造**后推倒皇帝,而是杀掉贪官自己做一个好官。也就是,他并不想坐*,只想当官拜相。至于黄巢的比喻,更像是酒后狂言,书生吹牛之语。
这之后,宋江遇到了麻烦,他被捕了,即将被杀头。到此,宋江算是下定了决心了,如果能活,肯定落草。这时的他是绝望的,但从他后来的行为来看,他显然是对官府绝望,而不是对皇权绝望。这也注定了宋江只能是招安的结果,不可能做大宋的皇帝,他好像从来都没有萌生这种念头。对宋江来说,他更在意的是死后别人如何评价他,至于生时的生活都是为这个评价而存在的。他前面所做的一切都没有脱离这个范围,或许,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历史局限性吧,但我更倾向于是传统文化对人的*。
俗话说,兄弟是用来出卖的。宋江干的就是这门子生意,他穷其一生以及时雨的声明获得梁山第一的席位,而后等到众兄弟姐妹齐聚梁山,在尝到一些小型的甜头后,宋江觉得他是要干大事情的,在他的价值判断里,大事情就是为国尽忠,于是,就到了他出卖兄弟的时候。
宋江从未进入朝廷的内部,他试图进入的正式他一直所求而朝廷拒绝的。一日为贼,终生便不能翻身,这是那个时代最严肃的秩序。当然,宋江会认为自己以前在官场,上梁山是情势所逼,可是对朝廷而言,这根本不是符合秩序的解释。对解释的解释权永远属于收听解释的一方。这就是宋江之死的根本所在。至此,宋江的一生结束了。
宋江的心路历程和选择的路线应该是古代大多数传统卫道士,文化人所选择的路。他们从小接受正统教育,忠于皇权已经深深的印在了骨子里,这也是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知识分子推翻旧秩序建立新秩序的重要原因。他们摆脱不了传统对自己的束缚。而宋江的故事,就是为这些人和皇权的关系做得一个最好的梳理。
水浒传的意义也即在此,它让人们看到了传统对人的禁锢有多深!
第六篇范文:水浒传读后感
水浒传在艺术上取得了杰出的成就。人物形象的塑造能写出复杂的性格内容,人物性格的形成有环境的依据,同时随生活环境的变化而发展。人物形象带有理想色彩,同时又深深地扎根于生活的土壤之中。水浒传不单以情节的生动紧张取胜,还有较丰富真实的细节描写。小说在民间口语的基础上创造出一种通俗、简练、生动、富于表现力的文学语言。与内容相适应,前70回连环套式的艺术结构也独具特色。
水浒传作者施耐庵对于这些英雄人物,予以充分的肯定和热情的讴歌,歌颂了这些人物的反抗精神、正义行动,也歌颂了他们超群的武艺和高尚的品格。一些出身下层的英雄人物,如李逵、三阮、武松、石秀等,对统治阶级的剥削压迫感受最深,因此当他们一旦造**后,他们的反抗性也最强,什么统治阶级的法度条例,对他们毫无约束,象李逵连皇帝也不放在眼里。他们为了起义的正义事业,赴汤蹈火在所不辞,作者对这些英雄人物的赞扬,完全是出自内心的热爱。作品歌颂这样一批被统治阶级视为所谓“杀人放火”的强盗、朝廷的叛逆,一些所谓“不赦”的罪人,把他们写得如此光辉动人,可敬可爱,这显示了作者的胆识和正义感情。与此相反,作者对于统治阶级的人物,则将他们写得丑恶不堪,和梁山英雄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启发人们去爱什么人,恨什么人。金圣叹评论水浒传“无美不归绿林,无恶不归朝廷。”不管金圣叹主观动机如何,这句话却确实说明了施耐庵的思想倾向和水浒传的深刻社会意义。
中国历史上发生过无数次的农民起义,中国的农民富有武装斗争的传统和经验,但用文学形式来歌颂农民战争,并且真实生动地作全面的艺术再现的,只有水浒传。水浒传在记叙歌颂起义军的武装斗争时,还比较重视战争经验的总结,起义军战胜敌人,不仅凭勇敢,还靠智慧。水浒传中这方面的事例很多,“三打祝家庄”是一个较为突出的例子,*曾经赞扬“三打祝家庄”是合乎辩证法的最好的事例。梁山起义军在这次战役中能够重视调查研究,对敌分化瓦解,并采取打入内部里应外合的办法,终于取得了战争的胜利。水浒传中有关战争的描写,可与三国志演义相媲美。清代刘銮的五石瓠里说:明末农民起义军的张献忠“日使人说三国、水浒诸书,凡埋伏攻袭皆效之”。
水浒传中所描写的起义军的***主张,虽然说得不十分明确,却可以看到他们有着“八方共域,异姓一家”,不管什么出身“都一般儿哥弟称呼,不分贵贱”的理想。联系到他们“杀富济贫”的行动,表现了人民反对封建经济的贫富悬殊和***上的等级贵贱之分,反对封建社会的阶级剥削和***压迫,这是对封建地主阶级统治思想的宣战,反映了广大受压迫人民的愿望。
水浒传中用以组织群众和团结群众的思想基础是“忠义”。这里所说的义,它在某种程度上注入了被压迫阶级的思想感情和道德观念,这一点,有些地主阶级的知识分子是有所觉察的。明人郎瑛就说过:“逆料当时非礼之礼,非义之义,江必有之。”这实际上是说水浒传所说的义不完全同于历来统治阶级所说的义。在中国封建社会里,下层人民也常讲义,他们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免受暴力的欺凌,自然产生一种团结御侮的愿望,这种愿望,在为生活所迫、流落他乡异地的一些游民身上,反映得尤为强烈,他们最讲朋友之间的义气。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进而至于“济困扶危”、“杀富济贫”,都是“义”的表现。因此,水浒传中所写的义,在特定的环境中,具有反封建反压迫的性质,而不同于儒家的纲常伦理中的“义”。但是“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所以水浒传里的“义”,还不能取代旧的伦常观念的地位和作用。水浒传里的“忠”,有忠于梁山事业的内容,但它又有忠君思想,在许多场合里,“忠孝”这种封建伦理大节被放在首位,而把“义”置于次要地位,这就是江湖义气没有突破封建道德的表现,梁山泊一些斗争性最强、***最坚决的人物,最终也不免在讲义气的情况下跟着宋江接受招安,义气服从了忠君,就是水浒传所写的“义”本身存在严重缺陷的证明。
水浒传作者歌颂梁山义军,却又反对方腊起义,实际说明他同情、歌颂的是一种不彻底的农民起义,也就是不去推翻封建王朝的起义,不“僭号称王”的起义。所以,水浒传中出现了“替天行道”的口号。“替天行道”固然有其反抗的意义,但是由于遵奉天命,这就不能突破君主观念,因为在封建社会里,正是统治阶级借天命来欺骗人民,所谓“奉天承运”,“天命所归”,历来帝王正是借天命来统治万民的。水浒传中“替天行道”的意义,说的是朝廷无道时,由这些好汉来“替天行道”,而朝廷昏暗的原因,则是“□臣蒙蔽了圣聪”,因而他们造**便是只反贪官,不反皇帝,所以最终又不得不归服天子脚下,而“替天行道”的大旗,也终于换成“顺天”、“保国”了。这也是水浒英雄们最终走上悲剧结局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