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晏子(1)对曰:“不然(2)。夫愚者多悔,不肖(3)者自贤。溺(4)者不问队(5),迷者不问路;溺而后问队,迷而后问路,譬之犹(6)临难而遽(7)铸兵,临噎(8)而遽掘井,虽速亦无及(9)已。” (《晏子春秋·内篇·杂上》)
【批注】
(1)晏子:即晏婴,春秋时代齐人,晏子是后人对他的尊称。
(2)然:如此。
(3)不肖:不贤。肖,音孝。
(4)溺:音逆,掉在水里。
(5)队:同隧,通路、要道。
(6)犹:音由,如同。
(7)遽:急忙。
(8)噎:音耶,喉咙被食物塞住,透不过气来。
(9)无及:来不及。
【故事阐述】
春秋时代,鲁国发生内乱,鲁昭公*离开自己的国家,逃往齐国。齐景公问他:“你还这么年轻,就把国家丢了,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昭公回答说:“我年纪轻,有许多人爱护我,但我没有礼遇亲近他们;有许多人给我谏言,我也没有听从采用;所以演变成对内无人辅助,对外也无人支持,现在已经没有人真心帮助和扶持我了,讨好和奉承我的人倒是不少。这就如同秋天的蓬草,根部已经干枯,但枝叶仍然美丽,可是一旦吹起秋风,就会连根都被拔起了。”
齐景公觉得他说的有道理,就告诉晏子,并说:“如果帮助昭公回到鲁国,他会成为贤明爱民的君王吗?”晏子回答说:“不会如此。愚昧的人常自满,不贤的人自以为贤能。掉進水里和迷路的人,原本就不曾去注意路径方向,直到溺水了才知道探水路,迷路了才会向人问路。这就如同国家面临危难时,才急忙去制造兵器,被食物塞住喉咙了,才急着挖井取水来喝,虽然快速行动了,但还是来不及了。”
后来,人们就把晏子后面说的这段话,引申为“临渴掘井”这句成语。比喻事到临头才急忙准备应付,但已经来不及了。
【讨论】
(1)鲁昭王认为是什么原因让他失去国家?
(2)晏子为什么不认为鲁昭王可以成为一个贤君?
(3)你自己或亲友曾做过的“临渴掘井”的事情吗?请说一说自己的心得和大
家分享。
【造句练习】
例:我们凡事都应该有备无患,千万不要临渴掘井,措手不及。
例:台风来临了才要治水防灾,这无异是临渴掘井、于事无补。
【相似成语】
渴而穿井;江心补漏;急时抱佛脚;临阵磨枪;临渴穿井;临噎掘井
【课后时间】
成语接龙:
临渴掘井→井( )( )理→理( )( )壮→壮( )( )云→
云( )( )轻→轻( )( )急→急( )( )火
参考答案:
临渴掘井→井(井)(有)理→理(直)(气)壮→壮(志)(凌)云→云(淡)(风)轻→轻(重)(缓)急→急(如)(星)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