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 董仲舒:待价而沽的“推销家” - 作文大全

作文大全

11.2 董仲舒:待价而沽的“推销家”

来源: 作文大全2021-08-11 19:12:38
导读:【董仲舒其人】今天的好莱坞群星璀璨,几乎每个人都可以从中挑出自己的偶像和向往的角色,这些光彩照人的明星背后,其实有一种更加强大有力的人,他是他们的“一操一盘手”...

【董仲舒其人】

今天的好莱坞群星璀璨,几乎每个人都可以从中挑出自己的偶像和向往的角色,这些光彩照人的明星背后,其实有一种更加强大有力的人,他是他们的“盘手”,也是他们的后盾和包装人,只有在这种人的包装下,明星才能在舞台、荧幕上与众不同。董仲舒,可以说是汉代儒学的经纪人,他一手将儒学推到了最高峰。

汉武帝十七岁登基,大权都在皇后和权臣的手中。等到他杀了叔叔刘安,平安地成为皇帝之后,需要有力的思想支持,才能把握住大汉的山。于是他下诏征求治国方略,儒生董仲舒是积极的应诏者,他在《举贤良对策》中,提出了“天人感应”、“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些主张,他还 把儒家的伦理思想概括为“三纲五常”。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从此,儒家成为正统。

董仲舒出生在河北,他生逢文景之治、汉武盛世,在政治稳定、思想宽舒自如、被焚毁的书籍版本迭出的社会背景下,董仲舒走上仕学之路。仲舒自幼在儒家、法家盛行的河北成长,能够一人通多种经学,算是一个鹤立鸡群,形若天渊的“通才”、“鸿儒”。

但是武帝的窦太后喜欢黄老之术,也就是道家思想,曾经有两位儒生建议武帝不要再向太后禀报朝政之事,就被太后处死了。那时候儒家是被压抑的。等到窦太后死后,儒家才开始活动起来,而董仲舒的《举贤良对策》,更是将儒家的思想推到了最高峰。

汉武帝与董仲舒三问三答,董仲舒的回答都有理有据、引经据典,文采飞扬,令汉武帝深深佩服。董仲舒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引入五行理论,建成新的思想体系。他建议统一学术,统一思想,直截了当地提出了“大一统”的政治思想,成为历代维护帝王统治的一套思想标准。

【董仲舒名言】

治乱兴废在于己。

解读:个人决定着社会的安稳与否、兴亡与否。

天不变,道亦不变。

解读:天是不变的,道也是不变的。这里的道指的是规律和道理。

【董仲舒故事】

韬光养晦

汉高祖曾起用儒士叔孙通制定朝仪,但是没有大兴儒教。到了文景之时,有一些名士硕儒,但是他们也都是专门研究一个领域的专家。如专《诗》的有博士辕固生、韩婴,《书》博士有张生、欧,《春秋》有毋生、董仲舒。他们那时候还 没有受到重用。加之窦太后好黄老,她曾问《诗》博士辕固生《老子》之书,辕固生一时口快就说《老子》是浅俗的“家人之言”,窦太后非常生气,大骂儒家的五经为“司空城旦书”,也就是刑徒之书,并让辕固生和野猪徒手决斗,幸好有景帝给他的一利剑,才免于横死。

这时的博士看在眼里,惧在心上,根本不敢奢望儒业大兴,有的竟辞掉了博士之职,逃之夭夭。辕固生外调清河太守,韩婴出任常山太傅,毋生以年老为由告老归家,居教乡里。

这时候,董仲舒采取韬光养晦的策略,在政治上毫无建树。他广招门徒,私相传授,培养了一批推行儒学的人才。《史记》说董仲舒弟子优秀的就“以百数”,大史学家司马迁也曾师从董仲舒。

除了壮大自己的队伍,董仲舒谨慎地观察着时局,并且潜心研究百家学说,特别是一直占统治地位的黄老之学。他要构建一个前所未有、兼容诸子百家的新儒学,等到时机成熟的时候,推出这一套可以辩倒黄老之学的新思想,一鸣惊人。结果,新皇帝汉武帝果然欣赏他的口才和胆识,儒术成了众学说之首。

识时务者为俊杰,董仲舒的成功,就在于他待价而沽,应时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