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几天前,我读了一篇文章,叫《乌塔》。主要讲了,“我”在罗马遇到一个14岁的德国小女孩,在我和她的谈话之间“我”了解到她这次趁暑假独自游历欧洲,已经去了法国、瑞士、奥地利还去了威尼斯、米兰、佛罗伦萨和希腊。
我呢,对此产生了感想:这么长的旅程对于我们这些独生子女是遥不可及的,我们这群被宠大的“小皇帝”更是想都别想。别说去欧洲这么遥远的地方,哪怕去倒一下垃圾,都怕垃圾把他埋了,去一趟公园,就怕公园人多把他挤倒了,哪怕过一道马路,都吓得心惊胆战的,走到哪儿都是一大群人(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跟着,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掉了。以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今天摔了一跤,送医院,明天跌了一下,送医院,使他们形成了今天拿钱,干什么,买游戏盘,明天,要钱,干什么,买化妆品,以导致精品市场闹翻天,新华书店关门快,头上顶个玻璃球,身上套个塑料袋,好的儿童不是惯出来的,望家长明白:宠子必恃!
让我们快快行动吧,我们要做生活中的小主人,我们要做生活的强者,不要做生活的弱者!
【第2篇】
今天,我们学习了《乌塔》这篇课文。乌塔这位德国女孩另我十分钦佩。
课文主要写了“我”在罗马旅馆认识了德国女孩乌塔。乌塔对“我”说她花了三年的时间准备这次旅行。她在家里就设计好了旅行路线和日程,每到一地就查警察号码,以便遇到危险和困难时求助。再给家里拨个电话或寄张名信片。阅读了很多与这些国家有关的书籍;为了挣旅费,每个周末去帮餐馆或超级市场分发广告单,假期还到别人家里陪小孩玩。从中我感到了乌塔的自强、自立的精神。在家里,我们都是家里的“小公主”“小皇帝”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我们都生活在父母的疼爱,甚至溺爱中。把孩子呵护得像“小公主”“小皇帝”似的,使孩子像温室里的花朵。结果我们事事都依赖父母。父母们每天都把孩子埋在书山题海之中,一心只想着我们学业有成。所以我们每天读书,除了读书还是读书。所以很多孩子认为是为父母而读书。
有一次,我的姐姐要去旅游,我也想跟着去。但爸爸妈妈却说:“你和姐姐去旅游,父母不在身边,我们不放心啊!万一你迷路了或遇到坏人,那可怎么办呀!”爷爷奶奶也和爸爸妈妈唱同样的调子:“要是你怎么了,那没人帮我捶背,没人逗我笑了,可怎么办啊!”无论我怎么说他们就是不同意。最后我没去成,多可惜呀!
我多想对爸爸妈妈说:“我多么希望能像一只小鹰一样在天空中飞翔,不要像一只风筝一样总是被你们拽在手里!我们要飞翔!”
【第3篇】
读了《乌塔》这篇课文,我觉得文中的乌塔是一个自理能力强、细心周全且又活泼开朗的女孩。她仅仅14岁,就独自一人游欧洲,这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和胆量啊!更令我佩服的是,乌塔为了这次旅行,用了三年的时间阅读了许多有关书籍,在周末还为自己 挣旅费!她从不依赖别人,做事有条理由计划。乌塔还有责任心,每到一地就会给家中打个电话或寄张明信片,让父母放心。
和乌塔比起来,我显得十分渺小。在家中,我一直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更不用说自己动手做个菜或干些家务了。每天早上起床后,我连被子都不叠,就去刷牙洗脸了;吃完早饭后,都是爸爸叫我去漱的口;甚至有时红领巾也是爸爸妈妈帮我挂的,时间一长我都忘了怎么个挂法。记得在今年暑假,11岁的我才在父母的哄骗和千叮万嘱下,自己乘车去定海参加舞蹈补习班。乘车回来时,爸爸还不放心的开着摩托车跟在我所乘的公交车后面,等我下车后一起回家……
乌塔真是太了不起了!我要以她为榜样,在以后的生活里,女里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让父母少操点心!
【第4篇】
读了《乌塔》这篇课文,给我留下了深深的感触。课文讲的是作者在旅行时认识了德国小姑娘乌塔,她独自一个人游欧洲的故事。
她的经历让我懂得了只有亲身体验,才能真正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家长还应该多给我们机会,让我们学会独立,在独立中认识一些新知识;还要放手让孩子做一些有益活动,而且,要有创新意识。
我非常庆幸,自己的妈妈和其他的中国妈妈不一样。
小时候,妈妈经常带我出去玩。让我感受大自然,去帮助一些有困难的人,从中我结识了许多朋友。我还会在妈妈的引导下收集一些废品,比如纸板、易拉罐、油桶等,我把它们送到废品收购店去卖,自己挣得一些零花钱。
现在,我渐渐地长大了,妈妈发现我们的兴趣爱好慢慢地不一样了。所以,我们有时候一起出去玩,有时候让我一个人出去玩,在独立的过程中,我学会了辨别是非,认识美丑,结识了更多的新朋友,并且学会了如何处理朋友之间小矛盾的技巧。
我喜欢乌塔,因为她有自主意识和独立生活的能力。
这天晚上,我梦见和乌塔结伴而行,开始了漫长的世界之旅……
【第5篇】
这一周,我们读了《乌塔》这篇课文,我很佩服乌塔独立的精神。
读了这篇课文,我发出了一个疑问:中国的孩子凭什么不能独自一人出去旅游呢?难道这就是所谓的“爱”吗?
在中国,孩子们在家里就是“小皇帝”、“小公主”,什么事都不用做。在暑假里,他们不是做作业,就是玩玩电脑游戏。有些家长甚至都不让孩子在小区里玩耍,更不要说一个人去游历世界了。
而我呢,就是家中大名鼎鼎的“小公主”。在家里,我什么活都不干,只不过是偶尔洗洗菜、拖拖地什么的。要出去玩,也只能在小区里逛逛罢了。
中国的孩子,就像一群被锁在鸟笼里的鸟儿,我们是群渴望*的鸟儿,但迎接我们的却是被锁在笼子里。
因此,我想对中国的家长们说,不要把孩子管得太严,只要没有危险的事就让他们自己去做。
但我还是觉得,我们应该学习乌塔独立的精神,多出去走走,锻炼自己,创造一个美好的未来。
【第6篇】
读过《乌塔》这篇文章,我有很深的的感触。通过这篇文章,我认识了一个独立的、活泼开朗的女孩。
在文章中,作者说了一句话“在中国,像你这样年纪的孩子都是爸爸妈妈的宝贝。”我非常认真地想了一想,觉得他说得毫不夸张,因为中国的爸爸妈妈对他们的孩子百依百顺,不同意买的东西,孩子们只要眼泪含眼睛里,爸爸妈妈就会赶紧把那个东西买下来,哄孩子们开心,简直可以用“捧在手里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来形容。而在外国呢?虽然他们的家里很富裕,但他们还是很培养孩子的独立性。相互一比较,如果让中国的孩子去出远门,就算他们同意,他们的爸爸妈妈也坚决不让他们出远门的吧!
我很赞同乌塔说的话“中国的孩子缺少很多乐趣吧,”对这句话她的理由是光从电话和书本中认识世界总不完美。这也是这样想的,比如,原来是“莆田二十四景”之一的凤凰山,电视上介绍它多么干净美丽,空气新鲜。可实际上乌烟瘴气,一到晚上还有许多人在卖垃圾食品,行人路过都要捂着鼻子匆匆走过。
中国的爸爸妈妈们呀,我想对你们说:为什么外国人的下一代可以环游欧洲,而我们的下一代不可以!放开你们的双手吧,让我们像被关在笼子里的鸟儿一样飞向蓝天,给我们*!
我打算从一些小事做起,克服依赖思想,培养自己独立的能力。
【第7篇】
学习了《乌塔》这课文以后,我深有感触在中国我从来没有见过十四岁的孩子花三年的时间自己赚钱,出门旅游,而且还是还游欧洲他们真是太牛了!
学习了《乌塔》这篇课文后,我知道原来外国的小朋友和中国的小朋友受的教育方式不同。外国父母从小让孩子走出家门,学会独立生活,然而中国父母把我们当成了宝贝这样不能做,那样不能做。这样中国的小朋友就养成了依赖父母的坏习惯,总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因为父母的溺爱当误了独立,自理的培养学习。
现在社会中独立自主是一种必不可少的能力。
我们也应该像外国学习,放心的让我们走向社会就像乌塔说的“在电视上、书本中看世界是不完美的”。我现在虽然不能出去旅游,但我想做一个自立、自强、有主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