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懂得所以慈悲读后感 - 作文大全

作文大全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读后感

来源: 作文大全2021-07-08 03:45:38
导读:因为懂得所以慈悲读后感范文一白落梅的因为懂得,所以慈悲,带我走进民国才女——张爱玲。对于张爱玲,悲是生活的主色调,但我还是喜欢张爱玲,喜欢她年少时的孤芳自赏,喜...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读后感范文一

白落梅的因为懂得,所以慈悲,带我走进民国才女——张爱玲。对于张爱玲,悲是生活的主色调,但我还是喜欢张爱玲,喜欢她年少时的孤芳自赏,喜欢她遭遇爱情后的痴心不悔,亦喜欢她人生迟暮的离群索居。在阅读时,只觉得她是忧伤的双生花,是一个我难以企及的前世。

少年张爱玲

张爱玲出生在上海公共租界的张家公馆,祖父张佩纶,祖母是晚清重臣李鸿章的女儿。父亲张廷重,母亲黄素琼,亦是名门千金。但张爱玲出生时,祖上的荣光逐渐暗淡,一去不复返。雕梁画栋,宝马香车,妻妾成群,这些只能留在这个小女孩惊鸿一瞥的儿时记忆里。没落的封建大家族里,她的早慧使她在小小的年纪便有练达的文笔与成熟的思想,更使人吃惊的是,她文字流露出的沧桑感,如沉暮之音。少年时的父亲的遗少形象与受“五四新风”影响的母亲在争吵后,只留下母亲默默离国远游,父亲枯坐在烟榻上一声不吭的画面。这样的家庭,给张爱玲后来的性格埋下了巨大的伏笔。“苍凉之所以有更深长的回味,就是因为它像葱绿配桃红,是一种参差的对照。”张爱玲的悲伤时细碎的,却又是绵长的。

成名张爱玲

离家的张爱玲,最终穴走文学路,不仅是因为她的天才梦,也是她在尘世赖以生存的方式。这个一夜成名的女子是灵性的,她的文字似乎通晓世事,实则她的经历却很薄浅。她的才情是与生俱来的,她不想成为传奇,可是她本身就已是传奇。但可怜的是张爱玲嫁了胡兰成,就像林黛玉嫁了贾宝玉。原本欢天喜地的以为找到了那心心相印的知己爱人,谁知这感情不过是现实生活里的镜花水月,经不起一点点风吹草动。原本以为他是可以给她依靠的小小角落,在离乱里唯一有些平安温暖的落脚处,谁知风雨袭来时,反倒是他把她推出去为自己遮风挡雨。他只能和她风花雪月,不能同舟共济。她的愿望原本只是和他平淡长久地相濡以沫,如同世间几万年痴心平凡的女子。然而不能,一再地退让忍耐都不能实现这小小愿望,那个她倾心所选的男子,根本担当不起她哪怕卑微的愿望和真挚的感情。于是她只得猝然地放手,决绝地离开,孤单地承受他带给她的多桀命运。

老年张爱玲

张爱玲的晚年生活是离群索居的,她要做的就是彻底的丢下身外之物。她似乎什么都可以丢下,感情、名利、世事,唯独不肯丢弃的是她的文字。这个孤苦无依的老人,为了躲避世事纷繁,过得实在太辛苦了。她本该过上风轻云淡的日子,过着安稳平静的生活,一杯茶,几本书,三五知己偶聚。无关风月,只淡淡地讲述一些过往的风云旧事。可是她没有,她选择遗忘所有的人,也期待被人遗忘。

世间曾有张爱玲,世间唯有张爱玲。我们会永远记住,这个有着旷世奇才的女子,这个留有众多美文的灵魂。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读后感范文二

文/段晓宇

走过平湖烟雨,岁月山河,那些历尽劫数,尝遍百味的人,会更加生动而干净。

张爱玲就是一个这样的人。在正处于民国乱世的上海滩,把文字这把华丽又寒冷的剑,优雅地挥舞着。她的一生充满坎坷,幼年的她饱受父亲和继母的虐待,而在读书时又因为家境贫困而饱尝世人冷眼,在通过自己的才情文笔成名之后,又因为结识了一个汉奸而几乎身败名裂。最后她离群索居,只身来到美国,过着清苦的生活,只是为了不被人打扰,安静地写作,最终再也没有回到她的故乡。然而她的文字之质朴,锐利,却成为这个时代永远也不会被抹去的记忆,经典。

这本书的语言如同抒情的散文,辞藻华丽,优美动人。翻开这本书时,仿佛看到张爱玲正穿过民国的烟雨永巷,(www.64Foot.CoM)款款向我们走来。而最令我难忘的则是她执着,清高,不食人间烟火的孤傲的性格。她从来不轻易敞开自己的心扉,从来不去刻意地追求幸福,只求平平淡淡地过好自己的日子。然而在爱人的背叛,时局的变故,作品的失败,手头的拮据,社会的舆论等重重压力之下,她没有轻言放弃,而是继续坚持自己热爱的写作事业。她坚信在哪里摔倒就要在哪里爬起,一直呆在上海这个是非之地,毫不躲避这些如山的压力。我们之中有几个人能顶住如此重的压力?又有多少人能这样永远坚持自己的梦想,不被任何变故干预呢?这才是张爱玲能成功最主要的原因吧。

 ▲张爱玲靠一部十八春再次在上海滩崛起后,她却毅然地离开了这个能带给她无上荣耀的地方,只身前往了美国。有些人因此感到不可思议,那是他们根本就理解不了这个传奇而神秘的女子。张爱玲在上海经历了太多,她需要一个人静一静心,离开这个烦乱的地方。该是一个多么清高的人才会做出这样的决定!抛弃之前的地位名声,只为了继续完成梦想,这是一个真正为文字活着的人。她其实一直想要简单的存在,可她的一举一动都会被我们视为惊世骇俗。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张爱玲懂得人间种种不如意均是命运使然,所以更加慈悲地面对生活。她懂得一切浮华不过是过眼云烟,所以更加慈悲地对待自己。

世界曾有张爱玲,世界唯有张爱玲,只是这个人早已隔了风雨时空,只能从她的文字里捕捉到这样一个传奇的人。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读后感范文三

用了书中“前言”的标题作为本篇随记的标题,因为觉得实在没有比这个题目能够更恰当地表达我读时及读后的感受的了。

一开始想用“今生只作会心一笑”这样一个题目的,是因为开始读前刚好将QQ签名改为“会心一笑”,而前言第一段的文字,也似乎与此意味相近。“原来有一种岁月叫慈悲,因为它懂得,在这寥廓的人间剧场,一个人要从开场走到落幕,是多么不易。所以它如此宽厚,让尝尽烟火的我们,依旧拥有一颗梨花似雪的心。”似乎人生本就是这样的,没有什么可以大悲大喜的。一切尽在不言中,一切均在自我的掌控中。

然而,事实却原来并非如此。

在读这本书以前,我对张爱玲是不了解的。虽然很早之前就知道了张爱玲的名字了,也知道张爱玲是民国一大才女,作品是很有影响力的。也看过她写的一些作品,如沉香屑:第一炉香沉香屑:第二炉香等,只是以前读她的作品,好像有种读不下去的感觉。现在书橱里还有她写的怨女、小团圆等作品。想象中,张爱玲就应该是一位穿着旗袍的、生活安逸的、可以玩玩文字的上海富家大小姐。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给了我强烈的震撼。反差太大了!我完全为书中的文字所击中,阵阵的寒气袭击着我。读着,几次停下来,眼睛会呆呆的凝视一个地方,深吸一口气才能继续读下去。

书中的文字告诉我,张爱玲后来的生活,完全是由于童年时所受的心灵创伤所造成的。她是一个有着心理阴影的人。她生活圈子的封闭,她文字中的冷静,她性格中的冷漠,她最后的伴侣的选择,都似乎与其童年生活的环境有关。

一个出生在没落贵族家庭的女孩,受着生活失去了方向的父亲的虐待,心理的早熟和性格的封闭成为了一种必然。

“逃避无用,这世上,别人无法代替你去成熟。”“人也许在面对自己心灵的时候,才会摘下行走于世俗的面具,看到最真的自我”。这是一个有着高贵的灵魂的人在困境中挣扎时的发出的心灵之声。

“原来,一个人只要内心沉静,无论你处身于怎样的繁华闹市,亦可以清明简然。”“无论对待什么,她都不轻易用情。别人认为感动的,她不觉感动。别人要流泪的,落不下泪来。她用情,竟是如此理性。”这又是一个有着太多伤感记忆的人在脱离困境时所期许的生活情景。

她的生活唯有文字。文字是张爱玲最好的朋友,所以便有了不幸的她,便有了倾城之恋,便有了半生缘。“她的作品总是会不经意地流露出一种冷漠,缺少温情和悲悯。那是因为她把柔情藏在心底深处,试图用无情来掩饰自己。”

我似乎明白了,读张爱玲的小说的困难在于,你必须得理解她作品中的冷静和冷漠感。唯有如此,你才会与作品产生共鸣,你才有读得下去的可能。

同样是白落梅写的传记式的文字,同样是情感类的文字占重要的成份的,你若字好,便是晴天中林徽因的理性是温暖的,沁人心脾的;而因为懂得,所以慈悲中张爱玲的理性却是寒冷的,压迫神经的。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这更像是一种逃避,更像是一种把自己藏起来,避免受伤害的想法。而这样的人生,也只愿“今生只作最后一世”,不希望它再有重来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