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戈尔《吉檀迦利》故事梗概,《吉檀迦利》主要内容 - 作文大全

作文大全

泰戈尔《吉檀迦利》故事梗概,《吉檀迦利》主要内容

来源: 作文大全2021-08-04 12:03:41
导读:《吉檀迦利》〔印度〕泰戈尔《吉檀迦利》是泰戈尔全部作品中最为人熟知的,也是给泰戈尔带来崇高世界声誉的一部作品,同时也最能体现泰戈尔诗歌独创性的一部诗集。这部诗集...

《吉檀迦利》

〔印度〕泰戈尔

《吉檀迦利》是泰戈尔全部作品中最为人熟知的,也是给泰戈尔带来崇高世界声誉的一部作品,同时也最能体现泰戈尔诗歌独创性的一部诗集。这部诗集1910年用孟加拉文出版,共有157首。

1912年,诗人在准备第3次出访欧洲的前一天突然病倒。在百无聊赖的航途中,诗人拿出《吉檀迦利》来,一首首地翻译成英文。到达英国后,诗人继续翻译。但此时的翻译,他已不限于原来的孟加拉版本,而是将以前的诗歌创作的精华,进行了新的组合,再以《吉檀迦利》为诗集名向世界推介。

英文本的《吉檀迦利》的诗集共收诗103首,主要来自《祭品集》、《怀念集》、《儿童集》、《献祭集》、《渡口集》和《献歌集》及部分新作,其中所收《献歌集》的诗最多。孟加拉本的《吉檀迦利》是有韵的格律诗,译成英文时,采用了散文诗的形式,使诗的韵律更富于变化和优美。由于所蕴含的丰富的哲理和独特的抒情艺术风味,英文本《吉檀迦利》在欧洲一问世便引起轰动,诗人亦因此成为1913年度诺贝尔文学奖的得主,成为第一位获此殊荣的亚洲人。现在世界上通行的《吉檀迦利》就是这103首诗的英文本,我国的著名文学家谢冰心在早年时曾把它译成中文,影响颇大。

《吉檀迦利》的篇幅不长,但内容十分丰富,充分体现了泰戈尔的思想。首先是爱国爱民的思想。泰戈尔的一生都是在殖民统治中度过的,对处于被奴役的祖国和人民充满着深挚的感情。他一生都在追求着民族的解放和国家的独立。

因此,渴望国家的独立和富强,渴望印度人民的幸福生活也就成了这部诗集的一大主题了。如第35首,诗人就非常诚挚地对祖国进行了一番理想的描绘:

“在那里,心是无畏的,头也抬得高昂;在那里,知识是*的;在那里,世界还没有被狭小的家园的墙隔成片段;在那里,话是从真理的深处说出;在那里,不懈的努力向着‘完美’伸臂;在那里,理智的清泉没有沉没在积习的荒漠之中;在那里,心灵是受你的指引,走向那不断放宽的思想与行为。

最后,诗人深情而热烈地呼唤:

进入那*的天国,我的父呵,让我的国家觉醒起来吧。

这是诗人的理想,也可以说是全印度人民的理想,没有对祖国对人民的爱,是写不出这样的诗篇来的。其次,泛神论和泛爱论的结合。诗人自小受印度教的影响,成人后还担任过“梵社”的秘书,因此印度宗教里的那种“梵我如一”的观念也就在诗集中有所体现。

《吉檀迦利》系孟加拉译音,原意是“献歌”,诗人自己说是要“献给那给他肉体、光明和诗才之神的”。但在诗集里,不难发觉,诗人笔下的“神”不是专一的,而是十分神秘不定的,神的意象可谓千变万化。万事万物,有生命也好,无生命也好,都可以成为诗人歌颂的“神”,这充分体现了诗人对由“梵我如一”的宗教观演化发展而成的“泛神论”的观念。这一点,我们可以从诗集里人称的不时变化上看出来,一会儿“你”,一会儿‘他”。“你”也好,“他”也好,都是诗人心中的“神”。同时,我们还可以看出,诗集中的“神”并不是高高在上,也不是冷若冰霜的,他们不是在虚无缥缈的天堂仙境,也不是在庄严肃穆的金殿,他们是和蔼可亲的,是平易近人的,他们与劳动者在一起,与贫苦人在一起。可以说,神无所不在,他们在关注着民间的疾苦,在与人们共同体验着生活的艰辛。这在诗集的第10首和第11首里表现得最为鲜明了。我们还可以看出,诗人在诗里还表达了对爱的渴求。诗人的“爱”是一种泛爱,表现为对一切人的爱,尤其对处于被压迫被统治地位的印度人民的同情和对民族压迫的反抗。诗人渴望用爱来解除人间的痛苦,用爱来消解心中的烦闷与寂寞。诗集中的第17、18、27、67、70首诗就是诗人对爱的呼唤的诗篇。最后,就是弥漫于这部诗集中的淡淡的忧伤和迷茫的情绪。

因为诗人对理想的追求与现实存在着深刻的矛盾:国家、民族的前途时刻存在诗人心中,但现实又让诗人看不清前面的路,那种担心自然而然也就流露于诗中了。如在第23首写道:

在这暴风雨的夜晚你的爱的旅行还在进行吗,我的朋友?天空像失望者在哀号。我今夜无眠。我不断的开门向黑暗中瞭望,我的朋友!我什么都看不见。我不知道你要走哪一条路!

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诗人的思想是丰富的,但也是复杂和矛盾的。

在艺术上,《吉檀迦利》也取得很高的成就。首先,是浓郁的抒情气氛和深刻的哲理意味的互相结合。泰戈尔是位抒情大师,他的几乎所有诗集都有浓浓的抒情成分,即使是叙事诗也不例外。这种抒情的特色在《吉檀迦利》中更是用得炉火纯青。同时,泰戈尔又是一位哲人,但他没有出版过哲学专著。他总是把那富有哲理意味的思想融化到他的诗作里面去,用诗的激情去蕴含哲理的意味。所以,在《吉檀迦利》中,处处充满人生哲理的深思,又时时流露出丰富而真挚情感的抒发。在蕴含哲理的抒情气氛中,抒发诗人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和渴望。诗集第12首就是这样:

离你最近的地方,路途最远,最简单的音调,需要最艰苦的练习。旅客要在每一个生人门口敲过,才能敲到自己的家门,人要在外面到处漂流,最后才能走到最深的内殿。我的眼睛向空阔处四望,最后才合上眼说:‘你原来在这里!’这句问话和呼唤‘呵,在哪儿呢?’融化在千股的泪泉里,和你保证的回答‘我在这里!’的洪流,一同泛滥了全世界。

再如第70首也是这样:

这欢欣的音律不能使你欢欣吗?不能使你回旋激荡,消失碎裂在这可怖的快乐旋转之中吗?万物急剧地前奔,它们不停留也不回顾,任何力量都不能挽住它们,它们急剧地前奔。季候应和着这急速不宁的音乐,跳舞着来了又去——颜色、声音、香味在这充溢的快乐里,汇注成奔流无尽的瀑泉,时时刻刻地在散溅、退落而死亡。

读者在诵吟这样的诗篇时,既受到对人生真谛深邃沉思的启发,又感受到深情诗意的强烈感染。

其次是散文诗的优美而富于变化的韵律。《吉檀迦利》的英译本是由有韵的格律诗译成散文诗的形式的,这是诗人的一次新的艺术创造。诗人时而采用诗歌中常见的重章叠句的结构形式,时而采用音节相同的原则,使这些诗篇情感深沉,语言简洁隽永,诗句回环往复。而散文诗又不像格律诗受诗体的严格限制,其韵律可以随诗意和情感的发展起伏而千变万化,给人以韵律无穷的感受。

其三是质朴自然而超逸的美学风味。印度人民生活是泰戈尔创作的源泉,印度人民朴素的日常生活和印度秀丽的风光在诗人笔端诗意盎然地表现出来,显现出诗集所特有的质朴自然的美感。由于泛神论思想的存在,诗人又总是把自己推到自然与神的面前,寻求同自然与神的对话、交感,展现神人同一的理想。诗集中还大量使用象征、比喻手法,使自然与抽象事物形象化、性灵化,因而整部诗集呈现出一种既质朴自然而又超逸朦胧的美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