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拉》
〔印度〕泰戈尔
《戈拉》是泰戈尔长篇小说方面的代表作品,写于1910年。
它所表现的是19世纪70、80年代印度民族复兴时期的社会生活。当时各个阶层的人民纷纷觉醒,反对殖民统治、谋求独立自主的意识深入人心,开展民族解放运动的条件业已成熟。不过,由于印度社会的种种复杂情况,民族运动内部的矛盾犬牙交错。其中,有一派强调接受外国文化,铲除封建陋习;但是他们中间有人轻视民族传统,盲目崇拜外国。这就是“印度梵社”。另一派则反对崇拜外国文化,主张发展民族文化;但同时又提倡复古主义,维护落后习俗。这就是“新印度教”。《戈拉》写在20世纪初叶,因而也具有新的时代特征。这时国大党温和派与急进派斗争激烈。急进派反对与殖民当局妥协,要求民族独立;但是同时也提倡复古主义,保护落后传统。小说主人公戈拉的身上既有19世纪末新印度的特点,又有20世纪初急进派的影子。
这部小说以正统派新印度教徒戈拉的家庭和梵社姑娘苏查丽妲的家庭为主要舞台,以戈拉和苏查丽妲的爱情为主要线索,讴歌印度青年救民族出水火热情,批判宗教教派的偏见,揭露殖*义的罪恶,号召人民群众联合起来,为了民族解放事业贡献力量。
在这部小说里,爱国的青年知识分子戈拉和毕诺业的形象、正在觉醒起来的妇女苏查丽妲和罗丽妲的形象、体现了作者理想的人物安楠达摩依和帕瑞什的形象以及买办洋奴的代表人物哈兰的形象等都写得颇有深度,并且相当生动。
小说的主人公戈拉是正统派新印度教徒,印度爱国者协会主席。他的身上集中地体现了当时先进知识青年的特点——澎湃的爱国热情,积极的活动精神和战斗精神;狭隘的民族观念和宗教观念,缺乏明确的斗争方向和实际办法。在一方面,他无限热爱印度,无限关心印度,准备为她献出自己的一切;他坚决相信印度必将获得*和独立。但在另一方面,他的思想偏见也是相当严重的。他严格遵守印度教所有的清规戒律,小心保护婆罗门种姓的纯洁。虽然他这样做并非出于纯粹的宗教感情,而是出于对外国传教士攻击印度的反感,是想把印度教当作团结群众、接近人民的工作;可是这类行动却常常在事实面前碰壁,不仅得罪自己周围的亲友,而且也给社会带来不良的影响。
小说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描写了戈拉克服自己的思想偏见的过程:首先,他所耳闻目睹的社会现实和他的思想偏见发生了冲突。他到农村后发现,所谓“通过服务、爱情、同情、自尊和对全人类的尊重,给予所有的人以力量、生命和幸福的宗教,连影子也看不到。传统只是把人分为各个等级,又把不同的等级互相隔离,甚至把爱情也赶得老远;它不愿人类探索的结果得以实现,只是在人类来往的路上到处设下障碍”。这种盲目的束缚所造成的残酷、罪恶的结果,已经被他看清楚了,他再也不能用自己织成的幻想之网来欺骗自己了。其次,他与苏查丽妲的恋爱也和他的思想偏见发生了冲突。从第一次见到苏查丽妲起,他就对她产生了爱慕之心。但是,由于苏查丽妲是个梵社成员,所以他千方百计地压制自己的感情。这种努力是违心的,不合情理的。爱情在奋力地推动着他向前进,偏见却又拼命地加以阻挠,使他的内心矛盾和冲突达到了空前剧烈的程度。最后,他从养父母嘴里知道了自己出生的秘密——他不是印度人,而是爱尔兰人。听到这个突如其来的消息,起初他感到周围一片空虚,茫然不知所措;随后便觉得身心获得*,精神无限振奋,他激动地高声说:“今天我*了!我用不着害怕被玷污或失掉种姓了——现在我用不着每走一步都盯着地面来保持洁净了。……现在我真的有权为她服务了,因为真正的劳动场所已经在我面前展开——这不是我自己想象出来的——这是为3亿印度儿女谋福利的真实的场所!”到了这时,戈拉终于彻底地克服了思想偏见,成长为一个头脑清醒的爱国者。
《戈拉》是泰戈尔所写的篇幅最长的长篇小说。它通过个人之间和家族亲友之间的复杂关系,着重表现当时社会和政治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都是在历史上确实存在的。它广泛、真实地展示了孟加拉社会生活的画面,深入、细致地探索了印度民族命运的课题。它刻画了众多的人物形象,其中的主要人物形象是鲜明的、丰满的、有血有肉的,不少次要人物形象也具有明显的个性特征,从他们身上可以清楚地看出时代的风貌。由于这些因素,使得这部小说具有了史诗一般的性质,给人以宏伟壮观的感觉。
《戈拉》在艺术表现上也有鲜明的特点。
首先是它的论辩性。这部小说主要通过人物之间的对话和论辩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表现人物性格的特点。无论是在父母子女之间、兄弟姐妹之间、情人之间和朋友之间,还是在不同教派、不同观点的人们之间都要进行论辩,并且这些论辩往往涉及祖国、民族、政治、社会、宗教、种姓等当时印度人所密切关注的课题。这是因为小说的主题和题材具有社会性和争议性,小说的主要人物又是知识分子,他们处于开始觉醒阶段,需要探讨许多认识问题,实际行动常常跟不上去。这种论辩性对于加强小说思想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来说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若就艺术表现的生动性和多样性而言却带来了某些不良的影响。
其次是它的抒情性。泰戈尔是个抒情诗人,他的小说也经常带有浓郁的抒情味道。在这部小说里,作者无论是在描绘景物、布置环境时,还是在叙述事件、刻画人物时都怀着满腔的热情,读者仿佛能够从中感觉到他那颗火热的爱国之心在剧烈地跳动。尤其是在戈拉由于知道自己的出生秘密而抛掉自己的思想偏见后所发表的大段抒情独白,更把小说的抒情推上了高潮,颇有激动人心的艺术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