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书写人生的笔,都握在自己的手里。人生只能靠自己的选择、自己的努力来决定。励志的文字给我带来无穷的力量,以下是出国留学网作文栏目小编为你整理的作文,希望能帮到你。
篇一:快马比慢
1174年,成吉思汗的父亲统治的部落打了一个胜仗,夺回大片领地和许多牲口。为了庆祝胜利,特意安排了一场赛马,优胜者的标准不同往常,最后到终点的马才能得奖。一句话,比马慢。
骑手们想方设法,一个比一个慢,过了好一阵,跑在最前面的马才行进到赛程的十分之一。
眼看夕阳不等人,比赛又难以结束,大家有点儿耐不住了。
怎样尽快结束这场僵局呢?成吉思汗的父亲想了一会儿,下令道:谁有办法尽快结束比赛,给予重赏。但是,不能改变原定的优胜条件,跑得慢的马才是胜者。
众人绞尽脑汁,仍然想不出一个万全之策。
这时,年仅12岁的成吉思汗跑到赛马队伍前,在每个骑手面前如此这般进行一番新的安排,然后厉声发出号令:跑。
只见骑手们争先恐后地纵马向终点狂奔。
很快,比赛结束了,跑得最慢的马依然是胜者。
原来,成吉思汗让骑手们相互调换坐骑,甲骑乙的马,乙骑丙的马,丙骑丁的马……这样一来,每个骑手都希望自己骑的别人的马跑得最快,不能得奖,使自己的马落在最后,从而取胜。这样一来,一举打破了众骑手踯躅不前的僵局。
用比马慢的办法,没能把最慢的马选出来,反其道而行之,用比马快的办法,轻而易举地将最慢的马选出来了。
篇二:故做人情害人
有一天,读到明朝袁了凡写的《了凡四训》,其中说到两个有关孔子的故事,终于让我释怀。故事说:
鲁国的法律规定,如果有人肯出钱赎回被邻国捉去做臣妾的百姓,*都颁奖金。孔子的学生子贡,赎了人,却不接受奖金。孔子知道就骂他说:“你错了!怎么可以只为自己高兴,博取虚名,就随意去做呢?现在鲁国大都是穷人,你开了恶例,使大家觉
得赎人受赏是丢脸的事,以后还有谁赎得起人?从此赎人的风气,只怕要渐渐消失!”
子路有一次救起溺水的人,那人送了一头牛为谢,子路收了。孔子听说,则大加赞赏。
了凡先生写了一段很引人深思的话。
“若所行似善,而其结果足以害人,则似善而实非善。若所行虽然不善,而其结果有益于大众,则虽非善而实是善。”又说,“例如不应该的宽恕,过分称赞别人,为守小信而误人事,宠爱小孩而养大患……都亟待吾人冷静检讨改善。”
我发觉,其实中国的儒家思想,早就重视了“合理化”,只是后来许多人故意表现“私情”,故作有人情味的样子,或表示自己的宽宏大量,而造成“情理不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