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用爱得到全世界,也可以用恨失去全世界;你可以作井底之蛙,故步自封,也可以逍遥自在,无拘无束。这一切,都取决于你自己的内心。心自在,则人逍遥。
可何为自在?
自在就是不为功名利禄所束缚;自在就是包容,洒脱;自在就是乐观,豪爽;自在就是活出自己想要的模样。
从古至今,有许多文人墨客,都向往拥有一片自在的天地,但真正拥有的,却只是凤毛麟角。陶渊明就是古代官员里真正做到了活的自在的。他29岁那年,因不满朝廷,不满政治,主动辞去官职,回到农村耕地,享受田园风光。从此,这世间的烟火迷离,再与他无关。可如果那年陶渊明为了官职,为了名利,即使自己不满意也要留在朝堂上做官,被官职所束缚,逐渐变成一个趋炎附势之人,那么现在的我们还能看到陶渊明笔下美好的田园风光吗?陶渊明又能作为中国田园诗派的创始人而名垂千古,被世人所称赞吗?陶渊明的选择,遵从了他自己的内心,他种豆南山,采菊东篱下。他逃离官场,摆脱束缚,将自己融入自然,活在自己想要的世界里。活得自在,便是不为功名利禄所束缚。
还有苏轼,那是一个闻名中外,为世人所称赞的传奇人物。元丰二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可他并没有因此颓废,而是以一种乐观的心态去看待他仕途的不得意。他在黄州耕田酿酒,和农民谈天说地,忘却烦恼。长江江畔,他“倚杖听江声”写下“大江东去浪淘尽”的豪迈;中秋佳节,他对月饮酒,留下“千里共婵娟”的柔情。他总是用去发现世间的美好,来代替他内心的苦闷和失意,正因如此,才有“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旷达,才有“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的乐观,才有“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的无拘无束。如果苏轼因为挫折而一蹶不振,那么我们就无法感受到它的豪迈,他的旷达,他的乐观。活得自在,便是活得乐观豪爽,包容洒脱。
直至现在,自在的生活依旧为我们所向往。如今,我仍记得三毛,那一个倔强且向往*的女子。她这一生,不慕世间风物情长,不争凡尘冷暖朝夕,不惧人生悲喜消磨。只为了,心灵可以*放飞。哪怕和至爱的人,迷散在陌生的风雨里;哪怕从此天各一方,决然相忘。她依然选择远方,选择流浪。活得自在,便是为自己而活。
在这个光怪陆离的人间,没有谁可以将日子过得行云流水。人生不过是午后到黄昏的距离,茶凉言尽,月上眉梢,苦短。因而,用一个乐观的心态去看待这个世界,显得尤为重要了。其实人生的模样取决于你看待它的目光,就像你可以用爱去得到它,也可以用恨去失去它。这一切,都仅仅取决于我们自己的心。
都说这世间烟火迷离,红尘万丈。凡尘种种,我们不如活得自在,活得精彩。每个人都应该拥有自己的小天地,那是属于自己的晴空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