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书屋 三味 初中初一
本文适合: 初中初一
作文来源:
本作文是关于初中初一的作文,题目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阅读笔记》,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阅读作品: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作者:鲁迅
阅读时间:2011年8月15日 作品类型:散文
好词:
确凿轻捷纳凉相宜书塾质朴博学宿儒
人声鼎沸 做人之险高枕而卧抖作一团 无限趣味
好段: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角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复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要比桑葚要好得远。
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拍雪人(将自己的全形印在雪上)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欣赏,这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薄薄的雪,是不行的;总须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鸟雀们久已无处觅食的时候才好。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但所得的是麻雀居多,也有白颊的“张飞鸟”,性子很躁,养不过夜的。
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虽然小,但在那里也可以爬上花坛去摘腊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树上寻蝉蜕。最好的工作是捉了苍蝇喂蚂蚁,静悄悄地没有声音。······
阅读理解:
鲁迅先生的这篇散文,是以叙事的方法,叙述了自己童年时在百草园的那快乐、有趣的生活,以及后来到三味书屋后那枯燥无味的生活。形象地刻画了私塾先生的古板和孩子们的顽皮,尽管先生管他们很严,但作者和同窗还是会不失时机、忙里偷乐地玩儿一些在私塾里能够玩儿的游戏。
文章的整个内容就像文章的题目一样,我的理解就是从“百草园”的生活到“三味书屋”的生活,就是一个叙事的过程。作者通过对自己童年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生活的回忆,倾吐了他儿时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对百草园那无拘无束、天真烂漫生活的追忆,对三味书屋(私塾)那束缚儿童身心的封建教育方法的反感、排斥和批判。
阅读心得:
我很喜欢这篇散文,通过我对这篇文章认真、反复地阅读,我仿佛看到了那个天真无邪、淳朴稚嫩、顽皮好动的儿童——童年时的鲁迅先生。我的眼前又仿佛看到了植物繁多、美丽又有无限趣味的百草园;看到了他在百草园里,和伙伴们一起开心地玩儿“拍雪人”、捉小鸟、调皮地拔何首乌的根;看到了在三味书屋的小花园,他和同窗枯燥无味中找乐地爬上花坛摘腊梅花、捉苍蝇喂蚂蚁······
作者童年的生活和我现在的生活是截然不同的。我只是从文中看到了作者的叙述,不是自己亲身经历的。那时到现在,已经时隔80多年了,那时是旧社会,现在是新社会,无论是社会制度还是生活环境,都有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尽管,我不能完全明白作者当时生活的环境和他的处境到底是个什么样子。但是,我从内心可以领悟到,儿时的作者并不喜欢去上私塾,他反感旧私塾那封建的教育方式,但又必须很无奈地接受。由此可见,生活在封建的旧社会的孩子们,对*、幸福的新生活的多么渴望啊!
我越看越觉得自己生长在现在很幸运,我越看越觉得我们现在的生活是无比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