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王守仁传》有感
何为“知”?何为“行”?我凭栏远眺,望眼的烟雾缭绕,只有一抹树影,婆娑在前。
几百年前的王守仁,也是这般年龄,目光呆滞的伫立窗前,口中喃喃自语。他正在赏竹。这一赏,便是茶饭不思。足足七天,身体摇曳着轰然坠地,在被家人抬走时,眼神仍不离竹身,那目光,明亮又深邃。
五岁不能语的孩童,八岁便能吟诗,十七岁拜谒名望,谈朱熹论老庄。学游九华,归来筑室,探寻格物致知之学的大义,几年,无所得。
此时的王守仁,正在经历一生中最重要的时刻。学术道法已足,推演之策已备,可是为何不能终成大果呢?他冥思苦想而不得,郁郁不志。
于是他选择出去走走,走进这个缤纷的世界。
二十二岁参加会试,失败;次年再战,失败。自信如他很丧气,但是,他选择坦然面对,直言“我以落地动心为耻”;二十六岁开始学习兵法,他不甘于只做骑射抟击之士,他想当韬略统驭之才。于是,留意武事,习尽兵家之书成为他的生活常态。但是,行伍之列终非他所容之处。
反侧辗转十年有余,仕途,成为王阳明最后的选择。
二十七岁的王守仁考入进士,开启了他的沉浮宦海一生。
以后的一切仕途坎坷曲折,就像按下了快进键。进京,被贬,讨匪,被贬,好不容易平调了一次,人在路上,又没有逃过被贬的命运。直到四十五岁,深居简出的王阳明突然开始平步青云。进京,升迁,讨匪,升迁,换个地方讨匪,再升迁。又是一次平调,不过这次,西行归乡的舟楫,不再停下。
王守仁,卒于嘉靖初年,享年五十七岁,遗嘱: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宦海浮沉,初遭贬不识后青云直上的王守仁永远的离去了,明代砾砾几朝官,多如繁烟,可能只有湘赣边境的余寇还在念叨他的大名;心学普照,传奇圣人王阳明,却一直活在举头三尺,接受着世人顶礼膜拜。
阳明心学,王阳明在思考。
心外无事,心外无物,心外无理。黄老思想千年后异曲同工的续写;唯心主义超于百年的极致呈现。所谓吾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吾来看此花时,颜色则一时之明亮起来。物心同存,心物同在,心即是物,物即是心。掌控自己的心灵,把握一个世界。
近代日本人推崇王阳明,他们手不释卷《阳明心学》,企图窥伺强国之道,有人言,明治维新的本质其实就是阳明心学的知行合一。被誉为日本“军神”的东乡平八郎身上佩戴着一方特殊的印章,上面刻着七个大字“一生俯首拜阳明”,而他自己,则率领日本海军全歼俄国太平洋舰队。
明国时期,蒋介石王阳明的头号追随者。这位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因学有所得而更名“蒋中正”。在位时大力鼓吹的“行动哲学”便出自阳明心学,当时有识之士都大谈救国之道,然后并没有将设想付诸实践,而“行动哲学”却一举解决了当时空谈盛行的学术之风。败退*后,蒋介石遥指一座草山,命名其为阳明山。
阳明心学的思想,同样是当今社会值得借鉴和弘扬的理念。2015年,*总书记在谈到王阳明时曾说到:“王阳明的心学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而其名言“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团圆永无缺”更是多次被*所引用;阳明心学所推崇的人者致尚,更是与构建*和谐社会相适应,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激发社会发展的动力与潜能。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里,在被追求享受的快餐文化充斥下,我们的内心是否还有那一方净土去宁静?看知识的灌输如填鸭式的增长,我们是否还有*思索的天地?当“宅基地”成为“宅男”的“基地”,小小的光缆拴住你我的内心,我们是否还能迈开步子走出去?阳明道格物,格的是世间大物;阳明言知行,行于世,读天地。“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把握内心,置良知而行,方为正道。
知行何谓?阳明自解。闭关研读的王守仁苦寻不得,走进天地的王阳明解由内心。知识与行动永远都是相辅相成的,知识是坚定有力的内在支柱,行动是脚踏实地的外在驱动。两者结合后的产物由衷的美妙,但也蕴含着危险---超凡于万物之上,不是圣人亦是魔头。
从沉思中自然的解脱,我离“宇宙即是吾心”的距离仍遥不可及,一夜“龙场悟道”也是可遇不可求。在思想的浩瀚与广博面前,我永远是那么渺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