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盏茶,一首诗,一个故事,一份情感,一段时光,封存在美好的记忆中。
——题记
淡雅的米黄色封面上是一副小面的山水画,几棵松木,一行飞鹭,淡云烟雾中一蓑孤舟掩在天际。丹青水墨间,宋体描绘的几个大字晕染在其中。重温最美古诗词,简单的搭配却带着浓浓的诗词气息,在一瞬间引起了我的注意,重温、最美、古诗词,三个重点词语进入了我的脑中,瞬间勾出一段缠绵思绪。
是什么时候开始接触诗词的呢?是夏日湖畔边学会的《咏鹅》还是秋月映照下咏颂的《静夜思》?时间早已模糊了我对它的记忆,却留下了初识诗词的那份好奇与喜爱。从初见的那次,就开始的浅浅喜爱,在光阴的消散下愈发浓厚。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也是我心中的记忆珍藏。从小到大,每一本语文书上总会有几首诗,或抒发内心的情感,或记叙昔年的往事,虽篇幅不长,可短短几句,也足以让我沉下心头,同诗人共赴诗词之梦。
记忆断截在此刻,看着手中的这本书,上面还残存着几分墨香,带着喜悦浸入书中,浮躁的心灵在诗词的蕴养下变得宁静起来,正如作者于丹所语,放下心中的不安,重温最美古诗词,在喧嚣中,寻得一处幽静;在诗词中,觅回一处本真;在心底深处,找到一个自我。
八个专题,八个古人情思的对影。无论是春风飞扬,还是秋思浩荡;是明月千古,还是斜阳晚钟;是田园临泉,还是登临况味;是剑笑长虹,还是诗酒流连……每一个景与事的背后,是古人心情、心境、心中志向的凝结与扩散,抒发与升华。
思绪在指间跳跃,一页又一页;灵魂在心底品悟,一首又一首。在诗词中感受着诗人不一样的情絮,不一样的诗词魅力。即使豪迈如辛弃疾也有缠绵小词抒发思念;即使艳丽靡靡若柳永,也有大气之作彰显男儿气概。有着感春伤秋的情怀,便有了苏轼“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份流水”的感慨,有着忧国忧民的思绪,便有了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觉悟。有了对故乡的思念,才有“断肠人在天涯”的精妙,有了对人生的豁达乐观,才有了“天生我材必有用”的壮言……诗词沉淀在历史中,遗留在每代人的心里。
“如果说宗教对人类心灵起着一种净化作用,使人对宇宙、对人生产生一种神秘感和美感,对自己的同类或其他生物体贴的怜悯,那么依我所见,诗词在中国已经代替了宗教的作用”林语堂先生在《My Country and My people》(吾国与吾民)中如是说道。在他看来,诗词早已融入中国人心中,刻在骨子里的是仿若信仰般的虔诚,是对诗词来自灵魂深沉的眷恋。是怎样的一种魅力使诗词成为华夏古国才子佳人的信仰,成为千千万万中国人的羁绊?怀念昔日的繁华盛景,感叹今时的萧败破落,用诗来表述心中的抑郁:南唐后主李煜的亡国愁绪寄托在诗词之中,成就了“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名句;曹操对贤能求贤若渴,借用了“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在古人们的心中,诗词已然成为了心灵的寄托,甚至超越了信仰,超越了宗教,超越了心底的所有。
留在书页间的诗篇流传在记忆中,用纸笔记录下的情感,在润色之后,便成了千古名句。诗,是古人的象征,亦是他们所赠予的最美好的礼物。那潜藏在诗词中的情感在读后才会明白它的美丽,一如上好的香茗,只有细品中才能体会它的珍贵。
诗词记忆,沉封在书页中,沉封在人们的脑海中,那对诗词的特殊情感,凝结着千年的遗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