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喜欢卞之琳的这首小诗,那桥,那水,那楼,那船,那柳……一切的一切都因那一轮明月...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喜欢卞之琳的这首小诗,那桥,那水,那楼,那船,那柳……一切的一切都因那一轮明月而变得淡雅,轻柔,迷朦,飘渺。是啊,明月正是天空的灵魂,夜的语言,古人常对月抒壮志,诉豪情,寄相思,一曲曲“明月”写成的诗篇便随着月的阴晴圆缺流传到了千百年后的今夜。
透过梧桐树的缝隙,沏一壶香茗,坐在那把历经沧桑的古藤椅上,读“明月”的歌。那读不尽的是李白“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的才华与抱负,是李商隐“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的相思之苦,是李煜“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的哀之痛思之切,抑或范仲淹“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的思乡愁绪。诗因月而灵秀,月伴诗而隽永,岁月的流转洗不尽历史的铅华,月依然是那个月,故事却已截然不同……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那是苏轼在问,“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那是王安石在问。“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是谁漫步在幽静的石涧中,听取声声春鸟之鸣?“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是谁独坐于明月下,任清风徐来吹散蝉鸣?“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又是谁在月之将落时,愁绪洒满江面?
月是古诗中的宠儿,抬头望,皓月当空,我永远参不透月的语言,正像我永远深爱这古诗中的一轮明月。
古诗,送你一轮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