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曾看过《入殓师》这部获得过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的电影,对入殓师这一职业产生过极大的兴趣。因此在偶然的情况下,在图书馆发现这本书,恰巧电影正是根据这本书改编而成,于是借来参读。纳棺夫,即负责殓葬事宜的礼仪师,就如电影中所形容的,是“帮助别人踏上安稳旅途”的人。“汤灌”和“纳棺”为葬礼前两大重要步骤,即为亡者整理仪容,以酒精为之净身,让死者展现祥和庄严的容颜。观其任何一个步骤,都要和遗体有不可避免的接触。在东亚国家,尤其是中国与日本,这两个有着相似文化影响的国家,人们大多视死亡为禁忌,在畏惧死亡的同时内心又深深地厌恶和排斥着和死亡有关的所有事物,认为沾到和死亡有关的物事就是肮脏污秽的,更别说殡葬行业的从业人员。因此,作者在刚开始从事这一工作时,十分痛苦。他不仅受到社会上各种各样人的鄙夷的眼光,还要承受着朋友的疏远,连叔父也因此痛训他一顿,说他是家族的耻辱,与他断绝关系。而妻子说他是“肮脏污秽”更是给他巨大的打击。因此作者日日沮丧,在沮丧中还一直苦思冥想着这些问题。“父辈们生前都很瞧不起干这一行的人,临死却要接受这一行人的照顾才能安息。这多么讽刺!”事实就是如此讽刺,但又如此现实。把死视为应该忌讳的丑恶,赋予生以绝对价值,这种价值观是不幸的,因为我们每个人都会死,我们必须要面对死这个令人绝望的矛盾。所以我们又何必忌讳死亡呢,反正我们最终都会走向死亡,这是每个人必会经历的事,无需畏惧和恐慌,更无需逃避,顺其自然的走下去就好。因此作者的思想慢慢发生变化,他发现自己一直抱怨忌讳死亡是社会成见,却没发觉自己其实也在延续这种社会成见。于是他开始转变自己的思想,更加平和真挚的对待自己的工作和接触的尸体,这种思想的转变连带着改变了别人的成见。
作者在文中问了一个问题:“人都要死去,但到底怎样才算死得美丽。是没有痛苦地死去,还是不给别人添麻烦地死去?或者说,是死后的肉体形态美丽,还是死的形式好看些?”而对于美丽的死,因为人们各自的世界观、宗教观和审美意识而各不相同,并且和每个人所处的风土习俗合成社会环境关系密切。作者在书中提到了日本作家三岛由纪夫,从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出对他来说最美丽的死法应该是自杀。三岛曾在书中说过:即使我们把人的肉体假设为一件艺术品,恐怕也无法阻止它被时间侵蚀而日益老化。在身体状态最好的时候选择自杀,方才能从衰退中获得拯救。但自杀与其说是美丽,不如说是悲哀。因为这种行为,就是被社会疏远的人孤独地解决问题的方法。而对当代的人来说,能否美丽的死去,有时候自己都无法选择。如今医疗技术发达,医生和家人根本就不给病人思考死亡的机会。“垂死的病人就这样被放置于一堆冰冷的机械中,孤零零地与死亡对峙。他们无暇思考关于死亡的问题,也没有人会给他们任何建议。”“一旦病人打算接受死亡,灵魂游离欲飞向光明世界,监视仪器马上会发出警报,医生和护士则会慌慌张张地跑过来,又是插针又是拍打脸颊,实施抢救。这种情形,就像你好不容易找到了喜欢看的电视节目,却被人无端地强行更换了频道一样。”在这种环境下,我们又怎么能死的美丽呢?
书和电影的内容还是有不少差别的。书因为是由日记整理而得的,所以关注点是作者本身,是对作者内心世界的深刻剖析,表现了作者内心由开始的困惑苦恼,经由思想的转变,在面对死者时,变得平和,“渐渐地觉得死尸看起来都很平静,甚至美丽”。而电影则更加形象,把这个职业更加全面的展现在人们面前,让人们去感受、了解,视觉冲击力更加强烈。因此在看电影时,我的感受更加深刻。当时看完电影后,心里就有一个强烈的念头,希望自己百年以后也能有这样的人如此真挚妥帖地对待我,让我能够平和安详有尊严地离开这个世界。《叹异抄》中有一句名句:“善人尚得往生,何况恶人哉。”所以我相信无论善恶,任何人看完这部电影后,都会渴望被这样对待,渴望有一个完美的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