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一直都很喜欢毕淑敏的文字,很真实的吧,写出了我们内心最真实的一面,毕竟学过心理,对人性的分析还是很透彻的,文章也很有深度。
关于爱最怕什么,毕淑敏认为,爱最怕不真诚。
她说,爱是极需真诚的一件事情。不单是从道德理论的角度来讲爱需要真诚,即使从单纯技术的角度来说,真诚也是很重要的。
爱是全部身心的投入与契合,在这种人类无与伦比的亲密关系中,容不得丝毫的虚伪与欺骗。哪怕再高明的演员,也无法在如此近距离的耳鬓厮磨中,将真相掩盖的风雨如磐。一个眼神,一个手势,一个背影……都是上好的奸细,可以把爱与不爱的信息,通通出卖给对方。更不用说,沉溺爱河中的人,如同长了顺风耳通天眼,还有神秘莫测的第六感为虎作伥……所以,爱是一场独特的双人考试,考场中不容作弊。你可以看对方的卷子,但自己的卷子要自己答。爱就是爱,不爱就是不爱。爱着却要强作不爱,都是人间的辛苦事情。难为了自己,伤害了对方,机关算尽,又很难达到目的。
当爱不存在的时候,惟有真诚,是尊严和力量最后的栖息地。有人以为伪装的爱,是一剂情感的白药创可贴,虽说解决不了根本问题,但尚可暂时止血止痛,殊不知,它是爱情的浓硫酸,不但彻底毁了爱的容,更是对他人凶狠的侵犯。
当真诚动摇的时候,爱将无所附丽,培养爱情从练习真诚开始。保养爱情从维系真诚着手。
人们常常以为爱中的人格外脆弱,其实不然。无论真实坏到怎样凶险的程度,只要有清醒的脑和灵巧的手,我们就有办法,单单损失了爱,并不是最坏的结果。如果在失去爱的同时,你还失去了对世界和人心真实的把握,才是更悲苦的事情。
世界上令人对苦恼的事情的确很多,否则,人生就没有什么意义了吧,人活着,就是把生活给活出应有的色彩。
其实,更多的时候,我们可以让自己生活的快乐一点,只是自己想的太多,顾虑的太多,不给自己快乐的机会,所以,我们才一次又一次与快乐擦肩而过。
环顾四周,其实不欢迎快乐的人比比皆是,不信,你睁大了眼睛,仔细观察一下当快乐不期而至的时候大多数人们的惊慌失措吧。最具特征的表现是:对快乐视而不见。在这些人的心里,始终有一股冷硬的声音在回响:你不配拥有……这是过眼云烟,好景终将飘逝这是典型的快乐焦虑症。
经历会很轻易的塑造一个人的感受和经验,当我们与快乐隔绝太久,当我们在凄苦中沉溺太深的时候,我们往往在快乐面前一派茫然,这种陌生的感觉,本能的令我们拒绝和抵抗。当我们把病态看成了常态时,常态就成了洪水猛兽。一些人,对快乐十分隔膜,他们习惯于打拼和搏斗,竟然不知道天真无邪的快乐为何物。他们对这种美好的感觉,是那样骇然和莫名其妙,他们祷告它快快过去吧,还是沉浸在争执的漩涡中更为习惯和安然。
还有一些人,顽固的认为自己注定不会快乐,他们从幼年起,就习惯了悲哀和痛苦,他们不容许快乐的现实来打扰自己,不能胜任快乐的重量和体积。他们更习惯了叹息和哀怨,甚至发展到只有在凄惨灰色的氛围里,才有变态的安全感。那实际上是一种深深的忧虑造成的麻痹和衰败,他们丧失了宁静的承接快乐的本能。
他们甚至执拗地蒙起双眼,当快乐降临的时候,不惜将快乐拒之门外,他们已经从快乐焦虑症发展到了快乐恐惧症,当快乐敲门的时候,他们会像寒战一样抖起来,当快乐失望的远去之后,他们重新熟悉的昏睡过去。
常常有人振振有词的说,我不接受快乐,是因为我不想太顺利了,那样必有灾祸。这是不善于享受快乐的经典论调之一。快乐就是快乐,它并不是灾祸的近亲,和灾祸没有什么血缘的关系。快乐并不是和冲昏头脑想入非非必然相连。在获得发生自有它的迹象,和快乐分属不同的子目录。
快乐本身是温暖和适意的,是欢畅和光亮的,是柔润和清澈的,同时也是激烈和富有冲击力的。由于种种幼年和成年的遭遇,有人丢失了承接快乐的铜盘,双手掬起的只是泪水。这不是他们的过错,而是他们永久的悲哀。他们不敢享受快乐,他们只能忍受,当快乐来临的时候,他们手足无措,举止慌张,甚至以为一定是快乐敲错了门,应该到邻居家去串门的,不知怎么搞差了地址,快乐美丽的笑脸把他们吓到了,他们在快乐面前,感到大不自在,赶紧背过身去。
当我们奔波颠簸跳荡狂躁的太久之后,我们无法忍受突然间的安稳和寂静,我们在无边无际的喧闹中,遗失了最初的感动,我们已忘怀大自然的包容和涵养,我们便不再快乐。
快乐时我们人生得以有所附丽的红枫叶,快乐时羁绊生命之旅的坚韧缰绳。当快乐袭来的时候,让我们欢呼,让我们低吟,让我们用灵魂的相机摄下这些瞬间,让我们颔首微笑的分享它悠远的香气吧。
好好生活,享受快乐,珍惜自己拥有的一切。
好好地生活,即便只是一个人,也要一个人坚强的去走以后的每一步,活出属于自己的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