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月光皎洁,平日里窗外光秃秃的树的枝条在今夜却也让人觉得是画上的梧桐。月光温柔的撒落在淡黄色的书桌,这是我喜欢的和谐与温馨。手中的文物图画仍然安静而不乏神秘的躺着,几个月来的不安在此时此刻已近化作烟云飘得无影无踪。
人有时候大抵是矛盾的:夜是美好的,心是平静的,而我却是逐渐沉睡了。
我感觉自己乘着穿越的马车来到了昔日的唐朝,并与昔日的女皇融为了一体。曾经好友戏说穿越是一个人到了另一个人的身体里,而于我,应是归魂。
对于女皇的倾心,大概是去年的夏日吧。我在古色古香的博物馆里看到了女皇曾经用过的雕琢精美的铜镜和一幅绘着唐朝仕女的精装图画,铜镜的小巧以及仕女的可人,几乎是一瞬间俘获了我原本喜欢典雅的心。
如今在梦里能够和她融为一体,我想,这也许就是我们时常所说的缘分吧。一直膜拜女皇的不凡,以为她的一切都带有神圣的光环。然而当我看着她
的父亲武士彟一直来回踱步保佑即将来到世间的孩子是个儿子,当我发现她待在闺中仍然没有属于自己的名字,当我深体她在父亲去世后在同父异母哥哥以及其他亲戚面前的那种寄人篱下,当我看到她贞观十一年入宫,到贞观二十三年唐太宗去世的十二年的时间里仍然是才人,当我看到她为了在高宗李治(原本是庶子)那里取得名分不惜与王皇后萧淑妃争宠,当我看到她为了自己登上皇位,拥有权力而杀死自己儿子后的悲痛,当我深体她在晚年考虑传位于哪家的纠结……我几欲落泪,为的是她作为一个女人的悲哀。
我曾经猜想着,美丽的天后也一定有过和自己的家人一起欢乐到永远的美梦,也有过和自己的丈夫一起漫步于山花烂漫的设想。然而,事实却始终如天意般难测。也许,许多人都在神往女皇的光环或者是厌恶她为了权力的勾心斗角,于我,却是怜悯。
当初幼年的她,其心意不过是想得到父母更多的宠爱,然而父母对她的重视却是因为袁道士一句惊世骇俗的预言,不妨设想如果没有袁道士的预言,她的幼年会是怎样一种结局?当初刚刚进宫的她,费尽心思发掘太宗嗜好,挺身驯马,也不过是想引起唐太宗太多的注意,为了自己的幸福而已,而所有的努力在太宗那里化作的却是“最毒莫过妇人心”的刻薄评价。平心而论,在那个封建社会里,投身于帝王而不受帝王恩宠,等于一生飘零在凄清的长安城……于她,是一种摧残。
似乎对女皇应有的辩证评价也因为我几欲落泪的心伤与感动而淡去了色彩,内心天平的一个托盘也因为我的怜悯而猛的重了许多 。其实不然,家庭与社会对她的影响不得不说是巨大的。她,一个女子,在那个封建的社会里,与男子相比较,原本就是一种地位上的悲哀与无奈;出生于庶族,成长于从商家庭更是时常遭受别人的冷眼与嘲讽;进宫后千方百计想要得到帝王的宠爱,换来的却是十二年的深宫凄清和梧桐相伴;终于和李治有了一段让她刻骨铭心的爱恋,然而那是一堵难以逾越的墙,纵然最后的她得到了想要的东西,但起初仍然遭受到了舆论的谴责与尴尬;在考虑传位于谁的问题上,她在李钊德 “自古未闻侄为天子,而为姑立庙者也”的无意流露中逐渐摆明了自己要立儿子为太子的立场,一代女皇终究是败在了如孤魂野鬼一类的意识上……唯此,这柔软而又淡黄的稿纸上就留下了泪的痕迹,于我,女皇的脆弱以及我眼前的淡黄和泪的痕迹让我仿佛看到了昔日长安城里的孤桐。
十几年前,本书作者黄新亚做电视剧《武则天》的导播时说过:武则天不是一个慈祥的母亲,因为她曾经残忍的杀害了她亲生的孩子;武则天也不是一个贤惠的妻子,因为她干涉了丈夫的事业,与当时的社会不符;武则天更不是一个正经的女子,一生中经历了太多的男人。也曾经有一篇文章这样写道:“一个有着挑战世俗偏见的勇气、冲击权力顶峰的志气还有上天恩赐予她的运气的非凡女人。她用她的头脑、铁腕、冷血和狠心战胜了不可能战胜的一切。她为所有曾经为之梦想过、努力过的女人们争到了那个叫做“皇帝”的虚名。然而,当实权、虚名与武则天的性别相结合的那一霎那,虚名就不再是虚名,它化身为一座里程碑,名字叫做女皇帝。”然而对于这样一位传奇而又现实的女皇,我们应当知道,身为女人成为帝王,必定有说不出的苦楚与伤痛,必定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代价与牺牲。一定有着任何声色犬马也填补不了的苦闷。然而这种滋味注定只有她自己才能体味知晓,因为她是唯一做过皇帝的女人。 唯此,女皇是平凡的,也是实在的,太多的光环,太多的摇唇鼓舌,于她,只是不属于;问她,只是问心无愧的感叹而已。她在太宗时候知道收敛自己的锋芒,才留下自己的性命,在后来应该也是为了某种空虚与矛盾而决心争权的吧?我们无从而知。我们如果站在历史的角度去审视这位女皇,她是一个矛盾的结合体,亦如她那块写满了后世人心声的无字碑无法用语言区定格她,一切的单纯的善恶也就与她无缘了。然而,世异时移,她已经成为了一个历史的符号,她的一切已成记忆。她无论是作为一个让无数男儿击节赞叹的千古女皇,还是一个众人眼里使用铁腕手段勾心斗角的狠毒女子,于我,只那块无字石碑就一切明了了。无字碑,其实是万言碑,她只是不知道该用怎样的一种文字语言来勾勒她五彩而又充满矛盾的一生,唯此,千言万语,消逝在嘴边,而尽在心中,其实也在碑上。由此,一代女皇在总结自己一生的时候,原来内心也是充满悲凉的,没有因为自己的功绩而觉得力挫群英,反而因所有消失在她铁腕下的灵魂而深感内疚,所以说石碑里的武则天应该是最为清晰,最为真实的。 此时的我,已经清醒,我用手轻轻触摸着眼前淡黄色的稿纸,内心深体着女皇的一生,亦如走在昔日孤独凄清的长安城,也如在暗淡的月夜抚摸寂寞的梧桐。 彼时对女皇的倾心,已被提级。几欲落泪,几经周折,纯粹的词不属于她。写下这篇东西,除了要将这种倾心流露,探索无字碑的意义与内涵以外,我想说:那些曾经叱咤风云的人物,太多的光环,或太多的摇唇鼓舌,都不属于他们,他们也是平凡的,实在的,他们的人生也是充满了太多的无可奈何和情不自禁;享受的荣光,也只是表面的文章,实质上他们内心的苦楚与无奈又有多少人能够体会甚至是与之共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