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棺定论是什么意思?盖棺定论成语造句和典故 - 作文大全

作文大全

盖棺定论是什么意思?盖棺定论成语造句和典故

来源: 作文大全2024-06-27 11:46:42
导读:成语名称:盖棺定论gàiguāndìnglùn欢迎您访问本页,本页的主要内容为解释成语【盖棺定论】的出处和来源,以及回答盖棺定论的意思是什么,其中包含英语翻译和...

成语名称:盖棺定论 gài guān dìng lùn

欢迎您访问本页,本页的主要内容为解释成语【盖棺定论】的出处和来源,以及回答盖棺定论的意思是什么,其中包含英语翻译和造句,同时提供了百度百科和SOSO百科的链接地址,为您全方位的诠释盖棺定论成语。如果本页找不到内容,在页尾点击回百度搜索。

[成语解释]  〖解释〗指一个人的是非功过到死后才能做出结论。同“盖棺论定”。

[成语出处]  〖出处〗明·吕坤《大明嘉议大夫刑部左侍郎新吾吕君墓志铭》:“善恶在我,毁誉由人,盖棺定论,无藉于子孙之乞言耳。”

[例句]   〖示例〗

百科解释如下:

目录
  • • 基本解释
  • • 盖棺定论作品

英汉词典解释

&gt&gt到爱词霸英语查看详解

基本解释[回目录]

  〖拼音〗gài guān dìng lùn

  〖解释〗指一个人的是非功过到死后才能做出结论。同“盖棺论定”。

  〖出处〗唐·韩愈《同冠峡》诗:“行矣且无然,盖棺事乃了。”明·吕坤《大明嘉议大夫刑部左侍郎新吾吕君墓志铭》:“善恶在我,毁誉由人,盖棺定论,无藉于子孙之乞言耳。”

  〖用法〗作谓语、定语;多用于比喻句

  〖示例〗莫道古人多玉碎,~未嫌迟。 ★明·张煌言《甲辰九月狱中感怀三首》其二

  〖近义词〗 盖棺论定文章盖棺定论

盖棺定论作品[回目录]

  作者:随海冲浪

  我带儿子到乡下给老祖宗扫墓,看到那个老奶奶的新的坟墓——不知为什么奶奶去世的情形总在眼前浮现。

  那是一年多以前的事情。听说奶奶病重了,已有好几天没有进食,恐怕将不久于人世,我倍感不安。她老人家一辈子的生活历程完全是一部史书,比如她三十多岁守寡到现在已五十多年。比如从防止阶级敌人破坏*到阶级斗争天天讲的动荡岁月她都坚定不移地走了过来。比如她解放初因男人是*军官受牵连成了反革命分子家属,五十年后的今天老人养育的儿孙中有的竟然是*员。我曾想把相关的事儿写下来,但还没有来得及问关于爷爷的事情她就要走了。

  阳春三月的一天黄昏,奶奶躺在病床上拉着孙女英儿的手说“你们不要离开,在这里看着我走……”声音由大到小终于听不见了——她真的升天了。

  按照乡下的风俗习惯,出槟之前把棺材打开让孝子们排队绕棺材一周看亲人最后一眼。我没有见过死人躺在棺材的样子就挤到前面。我看见老人很安详的躺在里面,完全是熟睡的样子,若不是人多挡着,我真想用手试一下她是不是真的没了气息。她脖子以下用许多火纸盖着,嘴吧半张开露出了依稀可见的两棵牙齿,额头上裹着一根黑色的围巾象清朝*官员的帽沿一样十分整齐。由于是最后一面有人往棺材丢了一张人民币,可能是希望她给阴间领导送点礼保佑她的后代们发达的意思。

  接下来应该是盖棺材了。所谓的盖棺定论是不是在这个时候才能对人的一生作个结论呢?可惜今天的葬礼由一个不识字的姓马的人主持,他好象没有准备安排致掉词的节目。

  “这里躺着的是个八十八岁的地主老太,是一位乐于助人、不畏困难的坚强女性。她33岁失去了担任*副营长的丈夫,从此度过了55年的艰苦岁月,其中被贫下中农作为地主和反革命分子家属*了26年,至*时代给她摘帽后到今天,她只过上了二十多年正常人的生活。她一生帮助了许多人,今天参加葬礼的共163人中有在十堰*部门任职的宋先生等*要员;也有她亲手养育的20个子孙,他们中有的已经成为*国有企业*、中国*优秀党员,这说明老人家是拥护*的,也证明*给她平反是党*的英明决策……老人家于人为善助人为乐的品德、正视现实热爱生活的勇气、不畏艰辛战胜困惑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我想她的致掉词应该这样写。

  爷爷是在奶奶十六岁那年结婚的,他是相当于现在乡长职务的保长。后来加入*当了官在四川巫山县投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一九五零年他三十六岁生日的时候得知部队要开赴朝鲜战场,就千方百计地回老家看奶奶。不料在蒋介石叫喊要反攻大陆的形势下,爷爷一回家就被一个姓肖的贫协组长带来的一群人“逮捕”了,尽管爷爷反复让人们给部队联系一下证明自已的身份,但一涌而上的人们不由分说的认定他是*特务。他被吊起来拷问了三天后,在贫下中农忆苦思甜会上宣布他是骑在人民的头上拉屎拉尿作威作福的大地主、是*潜伏下来的反革命分子所以定为死罪。据说他的死刑是为了节约人民的子弹没有用枪而是用石头给他执行的。从此33岁的奶奶就和两个还未成人的儿子相依为命,过着牛马不如度日如年如履簿冰的生活。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沧海变桑田,唯有奶奶对子孙们的爱没有改变。记得小时候,每到夏天奶奶就把一张晾席捕在地上,自己扒着跪在席子上露出她那双旧社会女人从小就裹着的尖尖脚制作孙子们过冬的棉衣。在那艰苦的岁月里,贫困的农村只有家中来客时才能“吃好的”就是一顿面条或者米饭,至于吃馒头就更为稀奇了。有一次奶奶把我拉到漆黑的房屋里递给我一块热呼呼的油馍,让我吃完后再出去别让大哥哥们看到了。农业学大寨的时候,叔父们起早贪黑的上山干活,奶奶一个人到水井担水,她一拐一拐的走在狭窄的田埂上,一手拎着一只木桶,一手在空中使劲地划动——她要让大家吃现成的钣……

  葬礼那天人数、花圈、鞭炮很多,连香烟也是乡亲们认为的高档次。大家都认为很飘亮,在当地好久没见过这样的场面,甚至有人说希望自己将来入土的那一天也能达到这个样子。

  我把奶奶的故事讲给儿子听他不相信,因为他生活在新时代没有体验也无法想像他老太生活的历史。但愿奶奶家族及下一代的人们在开创未来的征程上能从中感悟点什么。

百度百科地址:baike.baidu.com/view/89861.htm

SOSO百科地址:

百度搜索:《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