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对火焰的依赖是与其他动物最大的区别之一。
对于远古时期的人类,光明、温暖的火象征着安全与舒适、惬意。以洞穴为居,以采集为主的原始人用火驱散潮湿黑暗与阴冷,用火威慑猛兽。一声惊雷,火逐渐在林间蔓延,最终到达人类手中,点燃了文明的火种。火,象征着人类的起始。
我国古代有给死者烧纸的传统。又逢中元节,日暮的空气中仍有白日太阳的余温,坟茔前已有几堆寂寂无声的灰烬。独自看守火堆的人神情空灵。橘红色的火苗兀自跳动着,它才不管你的目光,只是由着自己的性子,肆意吞噬着那些花花绿绿的纸片。热气蒸腾,似乎连它上方的那片空气都被灼烧到扭曲。那人也许忆着她的亡夫,也许思着他的父母,也许念着她不幸早夭的孩儿;也许还会念叨着“保佑”之类的字眼。烧纸是生者的寄托。用火——整个人类的起点,将生者的怀念,传达给死——我们每个人的终点。
如今的我们,仍然保留着烧纸钱的习俗。每次烧纸,妈妈总会提醒我:““火要空心,人要实心。”火,一定要挑着点,留点空隙以便充分接触氧气,才能烧得旺。”“火要空心,人要实心。”虽然每次强调的是前半句,但这“人要实心”却也潜移默化地留在了我的心中。想来,妈妈的妈妈,无数代以前的先祖便是这样教导自己的后辈的吧。烧纸不仅以火为媒介,传递了怀念;也以火为教材,教导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一旁的几个孩子停下笑闹,好奇地聚在一旁观望,神色中满是对火的好奇与向往。他们聚在一起讨论着,微风送来只言片语,依稀是“烧给死者”、“思念”的字眼。讨论告一段落,他们四散开来,再回来时,已搜罗了几朵鲜花,朝火堆轻轻抛去。富含水分且并不轻盈的花朵落下,火苗一阵闪烁。天真的孩子们带着对逝者单纯的敬意献上花朵,却因为对火的不了解,好心办了坏事。我却也不急,只拿起一张最薄的黄纸,铺在那一小片似乎已完全偃旗息鼓的灰烬之上。很快,先是一阵青烟,火苗便又跳了出来,仍如原来那般活跃,恣意。火,极具生命力,正如新一代的青少年,只需一个恰当的引导,便能继续散发耀眼的光芒。
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有这么一团火。那是对逝者的敬意与怀念,那是“人要空心”的价值观念,那是中华名族传承几千年,并将继续传承下去的文化。
薪火相传,媒介,就是,温暖、光明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