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听到了落锁的声音。
透过历史的漫漫隧道,我远远地看到坐在皇位上的那个人,一道旨下,闭关锁国。从此,普天之下,唯我华夏;蛮貊之邦,宛若浮云。传承千年的儒家文化、风俗教化成为坚守不渝的治国之本;天朝上国,仁君治世,每朝每代,在我眼中皆是盛世繁华。
细加思量,这一锁锁住的,又岂止是国家?那薄薄的一纸圣旨,分明是隔在东方与西方文明之间的一道深不见底的天堑。
一方水土,一方文化。大河与海洋,孕育出了迥然相异的文明。地域与地域的分离不是问题,心与心的疏远,才会排斥、拒绝五彩缤纷的异域文化。
何谓包容?孔子明白“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是一种何其博大的胸怀。这是对异己的欣赏,是一种摒弃了孤芳自赏的清醒,是敞开胸襟相互借鉴兼收并蓄的睿智……如同在舞台上,独舞者,始终被聚光灯追逐,纵然风姿卓绝,却无从比照,不免有几分单调;而群舞时,舞者各具特色,和谐共融在同一个舞台上,绽放出姿态各异的奇葩,令人回味无穷。
正是因为这些不同,我们才必须敞开胸怀,接纳更多的同舞者。四大文明古国各自缔造了不朽的文明,并非都经得起时间的打磨,有的国家早已消逝在历史的长河中。每言及此,令人扼腕唏嘘。是什么支撑着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绵延至今?是那一颗颗见贤思齐、不拒来者的包容之心。她不挑剔,不势利,可以与友善的外来者亲密接触,把酒言欢,细细消化吸收那些外来元素中的精华,将其注入自己的血液,进而成为自己生命的一部分。
曾经听过古筝与小提琴合奏的《梁祝》。东方的委婉,西方的激情,两种不同的乐声融合在一起,将一曲《梁祝》演奏出前所未有的韵味。仿佛有两只翩跹的蝴蝶缓缓飞起,相依相伴,和着优美和谐的乐声徐徐进驻你的心田。冥冥之中,你会意识到这个舞台上又岂止是两种乐器在合奏,那是东西方文化在交流,在碰撞,碰撞出绚烂的火花,演绎出包容与融合的无上境界。
罗曼罗兰曾经说过:“艺术是无国界的。”让无国界的艺术荟萃到同一方天地,不因一己之私加以拒绝和排斥,需要的就是一颗包容之心。
道大,天大,地大,人大,用什么来包容?
欣赏不同文化的美,跳出束缚你的胸襟、遮蔽你的眼光的藩篱。
接受各种文化同台竞艳,让世界看到百花齐放的绚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