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20日,距离春节还有5天。
村子里家家张灯结彩,大红灯笼挂在门口最显眼处。在外学习打工的人拖着大大小小的行李衣锦还乡,村口充盈着熙熙攘攘的喧闹声。不管谁家孩子回来了,老李都要从窗子里探出头来看看,生怕错过了自己家儿子。
老李掰着手指头数了又数,明天就是儿子回来的日子,“下午5点的火车,晚上7点的大巴,错不了,这回错不了。”老李嘟囔着。家里破破烂烂的墙上贴满了儿子的奖状,小李自打出生就叫人省心,学习上从来不用家长督促,一路考上了武汉大学,毕业后就留在武汉的医院工作。
“爸,我今年放假不回家了,留在武汉这边工作。你和妈也保重好身体,出门戴好口罩,春节也别出去瞎串门了。”
“啥?咋说不回来就不回来了。菜肉都准备好了,就等你回来了!”
“新型肺炎爆发了,我这边忙着呢,一两句话和你们说不清楚。你们一定要戴好口罩再出门。” “喂——喂——” 老李还想多说几句,儿子那边就匆匆放下了电话。老李想不明白,有什么事儿能比阖家团圆还重要。小李妈倒吸了口气,故作轻松地说:“咱儿子去一线救死扶伤,你生啥闷气,该为他自豪才对。” 晚上7点,老李百无聊赖地打开电视,脑子回荡着儿子的声音。
“近期,湖北省武汉市等多个地区发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截至1月20日18时,境内累计报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老李揉了揉模糊的眼睛,直勾勾地盯着屏幕:“老伴,快过来!你看这是不是咱儿子。”新闻中抗疫的医疗队员排着长队,冲着镜头挥手致意,每个人捂着严实的口罩,看不清真实的面庞。“你是想儿子想疯了吧!”小李妈嘲笑道。老李坚信自己看的没错,儿子就在这个白衣队伍中。
一时间,有关新型冠状肺炎的信息铺天盖地地席卷而来,电视、手机、收音机无不播着相似的新闻。村子里的大广播每隔几个小时就要循环播放“抗击疫情,人人有责”的口号标语。老李不担心别的,就担心远在武汉的儿子。
不善言辞的老李拿起手机打开儿子的聊天页面,敲上几个字,觉得哪里不好,就删掉了。写了删,删了写,琢磨了甚久,也没憋出一句话来。“小李妈,你给儿子发个消息,问问他现在咋样了,那边啥子情况。”小李妈不高兴了,“要问你自己问,平时儿子回来都不见你说几句话,这回赶紧借机会拉近些感情。”粗糙的手指在屏幕上划来划去,好不容易挤出一句话——你身体还好吗?老李抱着手机,总不见屏幕那头回句话,安慰自己儿子只是忙,没来得及看手机。“先吃饭,儿子肯定没事。”老李的眼睛离不开巴掌大的手机,生怕错过了消息。1小时、2小时、3小时……“叮——”老李揉着半梦半醒的眼,拿起了手机,看到是儿子的回信,一个激灵坐直了,小心翼翼地戳开屏幕——“好。”一个字,一个标点,老李愣是看了五分钟,身体好就好啊!
1月24日大年三十,村子里远没有了几天前的热闹,家家门窗紧闭,偶尔出门也是全副武装。亲戚不来了,聚餐不聚了,一家两个人凑凑活活吃个“团圆”饭。今年的春节年味淡了不少,往年爆竹烟花“哗哗啦啦”响一夜,现在连听个鞭炮声都是奢望。
老李倒上一杯小酒,看着儿子空着的座椅不禁有些落寞。儿子主动发来祝福短信,说他在武汉一切都很好,不用担心。老李一边喝酒,一边自言自语道,“小李不会出啥事吧!”小李妈不耐烦地怼过去,“瞎说什么呢,丧气话,呸呸呸。” 吃着没什么味儿的年夜饭,老李有一眼没一眼地看着电视。“武汉一线已经有医务人员确诊新冠感染……”一把扔掉了筷子,老李紧盯着电视,镜头切到医院的病房——这、这就是儿子!小李戴着口罩,眼里含着笑意。 “等我病好了,我想赶紧回到一线工作中去,还有很多病人在等着我们。武汉加油!”
“你有什么想对父母说的吗?”
“他们还不知道,如果能瞒着我希望他们永远都不要知道。” 老李一拳重重地打在桌子上:“小兔崽子,逞什么英雄!”说罢,眼泪不听使唤地往下掉。
新闻一播完,关心小李的电话接连不断地打到家里。英雄、逆行者、最美的医生的称呼一个个贴在了小李的头上,有人还问老李后不后悔当初同意小李学医。
老李扪心自问到底后不后悔,小李当年报志愿,硬是要学医。他说穿上白大褂很帅,说自己想救死扶伤,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老李想了又想,得出结论——不后悔!医生有啥不好,没医生得死更多人,自己家儿不冲,还有其他孩子都冲,谁家孩子不是宝?
铃铃铃,电话又来了—— “你家儿子可真争气,是英雄。一定会没事的,你也别担心。现在医疗条件好,用不了多久就没事了。”
“啥英雄?他可不是英雄。他就是个普通人,普通的医生之一。” 挂了电话,老李又不争气地掉了泪。
儿子发来短信——“爸,我在前线努力,你们多保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