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世间有一种亲情叫牵挂。说不清那是个什么滋味。
“儿子啊,考试时要记得带好笔,千万不要慌……”其实这一类叮嘱在考试之前我已听母亲说了不知多少遍,我一个中学生考试了十几年又怎么会不知道这些细节呢?只是我明白这是母亲对我的爱。她一遍又一遍地不厌其烦地叮嘱我,我不能厌烦,更不能打断。
在考前两周,母亲就来了。她说食堂的饭菜不好,想过来给我做饭。原本父亲也要来的,可身为教师他也要去监考。他们是那样牵挂我,恨不得插上双翅飞来见我。我本想拒绝母亲来看望我,毕竟这一次考试又不是高考。但“父爱如山,母爱似海”我怎能忍心拒绝?
在考试前的一天,母亲说我是属鸡的,算命先生说入考场时如果有属鼠的人陪着,一定能顺利通过考试。若是以前,我一定笑她迷信,可现在我却笑不出来了,只觉得心里头沉重得很。父亲以往密密麻麻如雨似的电话在考前一天也不见了踪迹。我知道那是父亲强压着对我的牵挂没有打电话给我,他生怕打扰我的休息。
自古以来中国的父母就对他们的子女付出的太多太多,牵挂的太多太多。就像一首诗中所写的“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我们做子女的永世也报答不了父母每时每刻牵挂的恩情。
此刻,我父母连日来一遍遍的叮嘱,都在这一刻汇成一股信念,使我对未来充满了信心。我明白了,给父母最好的回报便是让他们少些牵挂。我相信,我一定不会让他们失望的。
朋友,你呢?你将怎样回报父母这份亲情、这份牵挂?
【第2篇】
那一年,他坐上了北上的火车,汽笛声夹杂着纷纷躁噪的脚步声和说话声。他我那个相传外,心中一团乱麻。此刻,他只想尽快逃离这里,逃离那个家庭,越远越好——
几天前,他接到了北大的录取通知书,拿起电话带给了带他较好的大姨,连父母都没有说他坐在桌前,攥着手中的纸张看了又看。门外,是父亲与母亲争吵的声音。“咔嚓——”又一个瓶子被打碎了 ,这样的闹剧每天不知要反复几遍。十年来,都是如此。现在,他终于可以逃离这个家了。蓦地,他站起身,从床下抽出行李箱……
出了站口,他拿着一张地图张望着。不知走了多少路,问了多少人,他始终没有找到北大的所在处。一个人站在繁华的街头,人来人往,偌大的城市,他是个格格不入的外来者,他感到茫然无助,不知道前方会怎样。但很快,又重新新振作起来——“就这点困难就把你打到了,以后怎能成大事!”
几经波折,终于打点好了一切。他带开关了一天的手机,一打开,便是五十多条的未读短信。全部来自同一个人——他的母亲。
他看了几条后,便合上了手机——假惺惺的关心,又何必做给他看——他对此嗤之以鼻!又打开手机,把短信一条一条删去,合上,睡了。几千里之外的另一座城市里,一位母亲拿着手机,看着屏幕上的一串数字,犹豫着要不要打出去......
四年的大学生活很快就过去了。四年里,母亲时常给他打电话,但他从来都不接。后来,母亲便开始一条条给他发短信,很是唠叨,差不多的内容一天里都要发个四五次,却不厌其烦,而最终却石沉大海——他从来都没看那过。他一直认为,她不配当一个母亲。
这一年的春节,母亲发了一条短信:
“儿子,妈想你了,能回家看看吗?”
家?可笑,不,那已经不是他的家了。他没有家了。
这时,急促的铃声响了起来——是大姨打来的,他犹豫了半天,却还是接了:
“小文吗?快回来看看你妈吧!她心脏病犯了,正在医院抢救,求求你了!”
声音里夹杂着哭腔,他茫然失措,缓了片刻,抓起外套,飞快向高铁站奔去......
下了车,他又匆匆忙忙赶向医院。带了的时候,只看见大姨趴在床边哭,床上盖着白布。大脑的神经刹那间就崩断了。他“噗通”一声跪在地上,嘴里不停地喊着他这六年来从未发出的字眼——妈!
......
办完丧事后,从大姨那里他才知道母亲在他去北京后不久就失明了,很突然,没有任何征兆。此后,就一直没好。母亲每天最大的乐事就是给他发短信了,脸上还洋溢着微笑。母亲很牵挂他,即使他从来不回短信,也不回电,母亲也从未为此生过气。直到母亲进手术室前,她才刚给他发完一条短信......
他在震惊中久久不能回神,慌忙翻开手机里的短信,反复的阅读着母亲发的短信,潸然泪下。这就是一直被他忽视的母亲。她用她的爱,贯穿了他整整六年!
他在那一刻,懂得了母亲的亲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