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智犹地有水,地无水为焦土,人无智为行尸,”这句话是明代大才子冯梦龙在他的著作《智囊》中提到的,这句话用了形象的比喻阐述了智这个抽象的词对于人的重要性。《智囊》作为一本经典国学,他向我们展示出了上自经国大略,下至市井小智中国千年来的智慧韬略。
放假后,为了打发漫长的假期,就有事没事跑到书店闲逛,当第一次随便翻阅这本书时,我就被这本经典所吸引。这本书书名出自诸葛亮的锦囊妙计,随着阅读的逐渐深入,我被里面的智慧吸引得无法自拔。
我觉得所谓经典,即经世之宝典,顾名思义,就是经得时间的考验而流传万世被后世所传诵的文学,往往我们能从这类文学中汲取精神营养,感受古代先贤们的精神烙印,体会到那个时代的不同文化形式。一本经典不仅蕴含着作者的本身的内心思想,另外也从另一个方面表现出了那个时代精神文化风貌,甚至包含了地理环境,风土习俗等。先秦诸子散文,历史文献,儒家《四书五经》等等,都是中华几千年遗留下的经典,都是那一时期的文化沉淀。所以我们一定要慎重对待这笔精神财富,阅读并完善他们。
对于《智囊》这本经典,我由衷的热爱它,将它视为可以交流思想的知交好友,虽然这本书内容晦涩难懂,但不妨碍我对它的钟爱。我私下认为经典之所以被称作经典,就是需要长时间的琢磨领悟,不仅仅领悟文字的内容,更重要的是那种发人深省的意境。这本书的具体内容大概是将历史中各类人各类智慧汇编在一起,通过作者的评析研究出智慧的本质。智慧没有固定的法则可以遵循,而要根据不同的现实状况,采取恰如其分的对策,想要成为一名智者就必须通过智慧事例洞悉智者的思想。
虽然我看过的经典少之又少,但这并不能阻碍我对经典的理解,我认为在读经典文学时,绝对不能读得风驰电掣,更不能短时间多看,经典是用来品的,只有逐字逐句才能读出韵味,读完一个点就要静下心来思量一会,直到脑海中可以浮现道理与感悟,有了自己的理解也可以标注在旁边,将自己的思想与之作比较,这也是快速领悟的一个捷径。每本经典对我们来说都是一笔不小的财富,只有合理地运用这笔财富,才能汲取到其中的精神营养,最终才有可能真正意义上的智者。
经典被称为经典,或许是因为只有切身感悟过才会知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