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一直是古老中华民族的信仰。这种信仰,使得中华文化渊源流长。一诗一世界,一词一片天。文学的美丽,正是从诗词开始。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心远地自偏……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五柳先生豁达的精神世界让读者如沐春风,心也跟随之轻快起来。这是他生命的真谛:安贫乐道,悠然自得,静穆淡远。远离尘世,以琴书消遣,别有一番乐趣。在那一刻,他领悟到生命的美好,其实仅仅是采菊时,抬头就见到南山。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这种豪情,即便已经老了,却还想继续回味。左手牵着黄狗,右手牵着苍鹰,亲自射虎,仿效孙郎。他的激奋,就是对未来国家重用他是的慷慨设想,他对于朝廷是多么渴望报答。虽不乏慷慨激愤之情,但气象恢弘,一反词作柔弱的格调,“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充满阳刚之美,成为历久弥珍的名篇。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对于国家的失望、恨,但又愿意为国慷慨而死,是一种非常复杂的感情。他的民族气节和舍身取义的生死观,致使全篇由悲而壮,由郁而扬,形成一曲千古不朽的壮歌,可谓是诗史上的绝唱,读之是人沧然!
李商隐的“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的意象美;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画面美;李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侍权贵,使我不能开心颜”的精神美;“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的爱情美;“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的豪放美,都是古诗词的魅力。这其中,有精神,有品格,有画面,有道理……
从诗经到唐诗宋词,从春秋到明清,从李白到杜甫,从仓央嘉措到纳兰容若;可以说,诗词,是凝聚日月之精华,凝聚人文历史的。放眼古今,有哪个国家的文学创作比得上中国?诗词,是人类淋漓情感的描写,吊古怀今,社会风貌,亦或者自然山水,都是诗词描写的对象。
喜欢诗词,它壮烈,或凄美,或热烈。它教会了我们用艺术的眼光看待世界,寄予大自然无限深情……
细细地品,诗词就像是甘醇清茶,有股化不掉的细腻清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