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湖春行・赏析・白居易 - 作文大全

作文大全

钱塘湖春行・赏析・白居易

来源: 作文大全2021-07-23 23:17:06
导读:钱塘湖春行・赏析・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这首诗是...

钱塘湖春行・赏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这首诗是长庆三年(823)或四年(824)春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所作。钱塘湖就是西湖。提起西湖,人们就会联想到苏轼的“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读了白居易这首诗,就是真的看到了那四大美女之一的西施的倩影,更加真切地感到东坡这比喻的精妙。白居易在杭州时,写了许多以湖光山色为主题的诗作。这首诗注重把握环境和季节的特征,把刚刚涂上春天色彩的西湖,描绘得生意盎然,美不胜收。

“孤山寺北贾亭西”,写孤山寺和贾亭。在后湖与外湖之间的就是孤山,山峰高高耸立,上面有一座孤山寺,是湖中登高游览的好地方,也是西湖一个非常著名的标志。贾亭在当时也是西湖的一处名胜。有了第一句地理位置的叙述,这第二句的“水面”,指的就自然是西湖湖面了。秋冬水面下降,春天雨水新涨,在水色天光的混沌交接处,天空中舒卷起一片一片重重叠叠的白色云朵,和湖面上荡漾起伏的波澜连成了一片,所以叫“云脚低”。“水面初平云脚低”一句,勾勒出湖上早春的大概轮廓。

接下来的两句,从莺歌燕舞的动态中,把西湖春天的活力,在寒冬的沉睡中苏醒过来的春意生动地描绘了出来。

莺是有名的歌手,它歌唱着江南的美丽春景;燕是候鸟,春天到了它又从北国飞来。它们对季节的敏感和判断,成为春天的一个象征。诗中,诗人对周围事物的选择是独到的;而他的笔墨,则是入木三分的。说“几处”,可见不是“到处”;说“谁家”,可见不是“每家”。因为还 是料峭的初春,这样,“早莺”的“早”和“新燕”的“新”就在意义上起到互补的作用,把两者联成一个完整的画面。因为是“早莺”,所以选择栖息在向阳的树木上试它清脆的歌喉;由于是“新燕”,当它啄泥衔草营建新巢的时候,就会引起人们一种耳目一新的喜悦。谢灵运“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两句之所以妙绝古今,世代传诵,正是因为他写出了季节更替时这种偶见的欣喜。这首诗在意境上颇有异曲同工之妙。

这首诗的前四句写湖上风光,视野非常宽广,它从“孤山”一句生发出来;后四句则着重写“湖东”景色,最后归结到“白沙堤”。前面先指明地理环境,然后展开写景;后面是先写景色,后介绍环境。

全诗以“孤山寺”起,以“白沙堤”结,由点到面,又由面回到点,中间的空间轮回转换,不着一丝痕迹。结构的巧妙、条理包含在浑成的笔意之中,如果不细心体味,是难以看出它的条理的。

“乱花”、“浅草”一联,看似一般,其实它和“白沙堤”存在着紧密的联系:春天来了,西湖周围哪儿都是绿草遍地;可是这平坦修长的白沙堤,游人如织,来往频繁。唐朝时候,西湖堤上骑马游春的风俗盛行。诗中用“没马蹄”来形容这嫩绿的浅草,正是眼前的景色。

这是一首七律写景诗,它的妙处不在于淋漓尽致的细致刻画,而在于情景相融,写出了自然之美给予诗人的集中而饱满的视觉感受。所谓“象中有兴,有人在”;所谓“随物赋形,所在充满”(王若虚《滹南诗话》),是应该从这个意义去理解的。

【后人点评】

清人薛雪:乐天诗“章法变化,条理井然”。(《一瓢诗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