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有言道:仰之弥高,钻之弥坚。是的,我拟的这个题目--走近大师,走进鲁迅,乍看起来有点狂。确实如此,自己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能轻易走进鲁迅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人家鲁迅文学研究会都还没这样说呢。呵呵,但这并不能阻挡我对大师的敬仰之情、虔诚之心。毕竟,万事万物讲究一个“诚”字。
在小学时,偶尔从大人口中知道了鲁迅这个名字,那时候,只知道他是个大人物,很大很大的,具体怎么回事确实说不出个一二三。您别笑话,这是实话。
到了初中,我首先接触到的鲁迅作品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当时老师教我时的场景仍历历在目: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鲁迅的杂文像一把坚韧的匕首刺入敌人的胸膛;在中国现代文学史六大家--“鲁、郭、茅、巴、老、曹”中,鲁迅是执牛耳者,鲁迅的影响力在当时人们的心中是第一位等等。那时,在我的初中语文启蒙老师--郭老师的教诲下,我的感觉是:鲁迅是一座大山,是一座精神的大山,是一座无人可以逾越的精神的大山。我还一直认为并坚信:鲁迅的身躯是用钢铁铸就的,不怕任何的风吹雨打,更不怕黑暗*……因此,我崇拜他,敬仰他,不容得别人对他有丝毫的异议,那感觉就像谁说鲁迅的不是,就好像跟大家对立,跟整个民族对立。后来,我陆续学习了鲁迅的另外的一些作品:《故乡》《中国人失掉自信了吗》《孔乙己》《风筝》《友邦惊诧论》等作品。
说实话,鲁迅的作品需要慢慢品味,就像品一杯无言的佳酿。要怀着一颗虔诚的心去慢慢拜读,急不得也慢不得,有些地方还需要反复阅读才能理解作者的真实想法,否则,会心急吃不到热豆腐,甚至会品味到大师作品中的语言读起来有点涩的味道。但是,这个跟作者当时所接触的语言环境有关,毕竟大师的童年接受的是文言教学呀,从他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可以窥见一斑。
《风筝》是鲁迅笔下的一首散文诗。现在已为人师的我当初在给跟学生讲授这一课时,当时内心很矛盾,是单纯的讲解还是以多媒体的方式来授课,或是采用其他方式,当时的感觉是很茫然,有点踌躇不前。当时,我问学生:鲁迅先生的作品好懂吗,大部分学生说有难度。说实话,这堂课我讲的不理想,整堂课以传授知识点为主,把文章分解的支离破碎,语文课的鉴赏之美更无从谈起。但令人欣慰的是,通过学习这篇文章,我的绝大部分的学生透过文章对兄弟两人的冲突的描述,能较清晰地了解鲁迅当时作为长兄时的性格以及后来他对自己当初做法的内疚之情。纵观鲁迅的一生,大师经历了文学上的辉煌,也经历了家庭的变故,我们暂且不去评判这种结果的优或劣,得与失,但,他的性格的养成是有多方面的原因造就的:他的家庭,他所处的时代,他的救国救民态度的转变等。昔人已去,留给我们这个世界的是一笔历经岁月琢蚀的无价的精神财富。饮水当思源,每个从中受益的或正在收益的人们,让我们在内心里给大师深深鞠上一躬,缅怀这棵精神世界里的常青树!
总之,我认为我们应该立体地读鲁迅,看鲁迅,爱鲁迅。就用鲁迅的一首小诗作为本文的结尾,这首《自嘲》也是鲁迅一生生活的写照。
自嘲
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
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第2篇】
任何门类的艺术都出于人类的智慧。然而若光从某一作品本身吸取营养,则不能把握作者的写作倾向,可以导致欣赏的不全面。目前阅读中常用的比较型系列阅读和作者专题阅读都是不错的方法。
在我小时候印象里,鲁迅常被定格为看不懂的作家。每个人都说他深奥,我看了后也有此感觉。但是若不是后来了解到他的处境,我是绝无法理解他有时“怒骂式”的犀利文字的。鲁迅无论在他生存的世代还是他死后的时期,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或明或暗的反对他的人。这样的现象是罕见的。无非只有两种可能1.他的投枪是错误的,是颠倒黑白把好人当坏人的。2.他的刺刀刺进了心虚人的心扉,使他们异常难受。无论任何历史都不能做绝对的论断,但也并不意味着其便无法断言。为了社会的发展和相对稳定的人类思索,我们都该有自己的见解。其实更多的事实证明着2.是对的。
梁实秋的文章很得人的欣赏,在以前我的印象中,他是位普通的文学家。可最近我才意识到他在对待鲁迅方面也不是正确的。他在鲁迅逝世不久,写的一篇文章中,开头先隐含的说鲁迅的过错不说也罢。然后接下去的部分便大讲鲁迅的不是。于是很多的朋友都对梁实秋的为人心存疑虑。我想若以某类公平来看,梁和鲁一样,都似乎是先用讽刺的手法开篇,然后在下文去进行批评。然而他们是有不同之处的。鲁迅的批评针对的是人所代表的一类事,而这些事是与社会发展和先进思想相违背的,对它们的批评都源于鲁迅对进步事业的追求,而至于自己的地位,则正如《理水》、《补天》里的大禹与女娲,他们的结局也许便是鲁迅所为自己想的吧。而梁所批者也正如他自己的性情。只不过现在的我们看来他的论调无从正确而已,然而也必然要有个是非论断,则我也认为梁在此文中有自欺欺人的成分了。然而又有相当的人在鲁迅那一时代“骂”与“不骂”的问题上提出了看法。鲁迅说:“我想,骂人是中国极普通的事,可惜大家只知道骂而没有知道何以该骂,谁该骂,所以不行。现在我须得指出其可骂之道,而又继之以骂,那么,就很有意思了,于是就可以由骂而生出骂以上的事情来的罢。”(《集外集拾遗*通讯(复吕蕴儒)》)对此,人们的评述是:“像鲁迅这样会“骂人”,并把它诉诸文字,说明了鲁迅是非之心不泯,爱其所爱,憎其所憎,并且不虚伪,不造作,敢说敢骂,其实还是十分可爱的。鲁迅的“骂人”文章不仅指出了种种之可骂,并继之以骂,而且挖掘出了“骂”以上的文化意义。”确实的,这或许也能解释鲁迅之“骂”,与其他“骂”者的区别——是否在骂过之后又有了在任何社会文明方面的前进性的飞跃呢?
然而以便在当今社会,各类高级的不能说是诋毁但可说是批判鲁迅的论调不时会冒出来。譬如:张闳曾写《走不近的鲁迅》一文,其中表面的气势背后,其实只是表达了‘鲁迅只不过是个靠“神话”堆砌起来的圣人’这个观点。像这样的还有很多,可是说实在的,在平时生活中很少接触到对鲁迅有反面意义的文章,其实教育工作者大可不必,应该将反面文章一起来做对比,完全可以将驳 倒 反 面论点作为我们学生的课外作业嘛。这也是让我们走进鲁迅的好方法。
惭愧于直到前年,我仍认为鲁迅的思想深刻,但文学上的贡献未必突出。其实我对他的阅读是不广泛的。光看他的杂文和个别的小说,根本无法体会到鲁迅的充满文学色彩的一面。广泛阅读变成了当务之急,然而“阅读后并不能深刻体会,表面的走马观花无异于白费时间”的观点一直困惑着我。直到现在,我仍无法摆清其中的主次。我清楚地记得,他的散文对我的诱惑力远远超出了其他任何作品。我认为,他的散文的构造的思路夹于其小说和杂文之间。是具有概括性的,又能让我联想到具体的生活。每每看完一篇,始终欲罢不能。但他的散文有限的很,或许还有其他,但我尚没有发现。还有的遗憾便还是前面提到的,不能深入地思考的痛苦。这也是我在任何语文阅读试题上与要求和本意差一截的缘故。我自认为自己的低贱的敏感的艺术性的哀伤使我于他的散文而十分感动。初中葛老师说:这样的气质会伤害周围的人,看来是不错的。
当我自认为自己孤独时,总也有自私的感觉。我是为我的不自觉而呐喊,鲁迅则早已摆脱自己私欲的束缚,或许有,而可忽略的踏上了为国家呐喊的道路。这样的伟大,难道是了解了他的经历就可以体会的吗?鲁迅想要以文学来慰藉那些在寂寞中奋斗的勇士,其实他自己也就是这些不惮于前驱的人们之一,若他以自己的文学来慰藉自己的孤独,这又是我们所力不能及的了。时代造就伟人。人们常说,如果没有鲁迅,则新*主义时期的中国文学将失去巨大的光辉。我想这是一定的,但也未必,因为鲁迅即使不存在,也将会站起另一个鲁迅。这是时代的要求。鲁迅前后的所有奋斗的战士,和文学的斗争者,都已证明了那个时代的伟大,当然也必然证明了鲁迅个人的无穷魅力。
学习鲁迅的路还很长,吸收前人已有的结论和经验是我们增进一门学识的最佳途径,这当然包括对鲁迅的理解之路。
【第3篇】
初遇鲁迅,应该是小学读闰土的故事。当时对鲁迅的理解只局限于他们的童年趣事,只对鲁迅津津乐道的雪地铺鸟,看瓜刺猹有一种向往,然而却不能真正理解那句“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初中时,应该是学过他的《社戏》。现如今也早已记不太清具体内容,只是从老师那里得知鲁迅是伟大的革命家、文学家、思想家;鲁迅写文章很棒很深刻;鲁迅敢于批判社会揭露现实诸如此类。
真正了解鲁迅应该是在高中。当时每次背作文选段时总会有一句“从此,鲁迅弃医从文,把文学作为自己的目标,将纸笔当做自己的武器,写出了《呐喊》、《狂人日记》等许多作品,向黑暗的旧社会发起了挑战,唤醒了数以万记的中华儿女。”说来惭愧,已是高中的学生竟然没有认真读过鲁迅,对这段话也是似懂非懂。后来,断断续续地读了他的《呐喊》、《彷徨》,终于明白鲁迅先生是在用生命喊别人不能喊的声音,揭别人不敢接的伤疤。后来又学习了先生的杂文《记念刘和珍君》,算是对他有了比较深的认识。不得不提一下,高中语文老师对鲁迅先生不能用“喜欢”二字形容,简直到了痴迷的程度。一篇杂文用了近两个星期来讲解,并能做到每节课都是那么精彩。他还曾让我们把《记念刘和珍君》全文背诵,称只要背过以后写作便不再愁,当时还很听话的这样做过,但结果却不尽人意……
我个人比较喜欢鲁迅的语言,总感觉鲁迅先生好像有一种魔力,他能够用他的文字将你牢牢抓住。你也许不能读懂他的文章,但是他文章中字里行间的气息足能够将你慑住。你也许会因为他的一篇文章内心激情澎湃,你也许会因他的某一段文字而内心惴惴不安……能够用文字带给人们心灵上的震撼,这便是他的伟大之处。
有人说鲁迅手中的笔就像一把锋利的剑,在麻木的中国人身上刺出了一道道无法愈合的伤口。他使万千中国同胞意识到自己丑陋的劣根性,使中华民族在不断舔舐,愈合中成长。是的,鲁迅
的文字是有杀伤力的,甚至可以说他的文字是露骨的,是折磨人的灵魂的。它足可以把一个百无聊赖的人击的体无完肤。
然而,我觉得鲁迅的文字犀利但不乏幽默,许多苦难,攻讦和挫折,他都能用轻松的语言描绘出来。他的很多文章的名字就能表现出他的幽默,如杂文《论“他妈的”》,《这个那个》。他的语言更具有风格:《理水》就是在幽默中开始的,“这时候是‘汤汤洪水方割,浩浩怀山壤陵’,舜爷的百姓,倒并不都挤在水面的山顶上,有的捆在树顶,有的坐着竹排,有些竹排上还搭有小小的板棚,从岸上看起来,很富有诗趣”不写大水带来的灾难、饥饿,只写看起来“很富有诗趣”,以轻松的笔调便表现出了灾难的严重;《铸剑》中对国王的描写“那晚他很生气,说是连第九个妃子的头发,也没有昨天那样黑的好看了。幸而她撒娇坐在他的御膝上,特别扭了七十多回,这才使龙眉之间的皱纹渐渐地舒展”用夸张的手法把细节放大,让人看了忍俊不禁;《秋夜》的开头便是“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鲁迅先生的打油诗更是充满了幽默“大家去谒陵,强盗装正经;静默十分钟,各自想拳经。”如此幽默风趣的语言便揭露了*的内部纷争,讽刺了他们的丑恶嘴脸。
钱理群曾这样评价鲁迅的语言“有鲜明的色彩和画面感,注意语言的节奏韵律,具有绘画美和音乐美”。是的,鲁迅先生就用他独具韵味的语言,唤醒了沉睡的国民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