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轲刺秦王易水送别赏析 - 作文大全

作文大全

荆轲刺秦王易水送别赏析

来源: 作文大全2022-03-13 17:54:56
导读:易水送别<唐>骆宾王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作者简介:骆宾王(约619---687)字观光,婺州义乌人(今浙江义乌)。与王勃...

易水送别 <唐>骆宾王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作者简介:

骆宾王(约619---687)字观光,婺州义乌人(今浙江义乌)。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又与富嘉并称“富骆”。

赏析:

[注释](1)易水:在今河北省北部易县境内。战国时期,侠士荆轲受燕国太子丹(即诗中的燕丹)的重托,到秦国刺秦王赢政(统一中国后的秦始皇)。临行时,燕丹等人在易水为其送行。荆轲唱着“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歌,与众人诀别。后来刺杀秦王未遂而被杀。(2)壮士发冲冠:壮士,指荆轲;发冲冠,即怒发冲冠,愤怒到头发把帽子都顶起来了,形容非常愤怒。

[译文]想当年,荆轲和燕太子丹在此诀别,壮士悲歌壮气,怒发冲冠。昔时的侠士已经不在了,然而今天的易水还是那样的寒冷。

据史载,战国末年荆轲为燕太子丹复仇,欲以匕首威逼秦王,使其归还诸侯之地。临行时燕太子丹及高渐离、宋意着白衣冠(丧服)送于易水,高渐离击筑,荆轲应声而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歌声悲壮激越,“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

这首诗的前两句通过咏怀古诗,写出诗人送别友人的地点,壮士发冲冠用来概括那个悲壮的送别场面和人物激昂慷慨的心情,表达了诗人对荆轲的深深崇敬之意,后两句是怀古伤今之词,抒发了诗人的感慨,全诗寓意深远,笔调苍凉.

这首诗题为“送人”,但它并没有叙述一点朋友别离的情景,也没有告诉我们送的是何许人。然而,人们却完全可以由它的内容想象出那种“慷慨倚长剑,高歌一送君”的激昂壮别的场景,也可以想见那所送之人,定是肝胆相照的至友。因为只有这样,诗人才愿意、才能够在分别之时不可抑制地一吐心中的块垒,而略去一切送别的常言套语。此诗题为送人,却纯是抒怀咏志。作为送别诗的一格,这首绝句可说是开风气之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