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的面积》说课稿 - 作文大全

作文大全

《三角形的面积》说课稿

来源: 作文大全2023-12-13 18:24:12
导读:我说课的内容是五年级上册“三角形的面积”。下面我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这几项进行说课。一、说教材分析:《三角形的面积》是五年级上册“...

我说课的内容是五年级上册 “三角形的面积”。下面我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这几项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分析:

《三角形的面积》是五年级上册“多边形的面积”这单元第二课时的内容,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的知识。这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三角形的相关特征,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的基础上进行的,也是进一步学习圆面积和立体图形的表面积的基础。因此,体验和感知三角形面积计算的探索过程,掌握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是学生后继学习的重要基础。

二、说学情分析:

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已初步认识了各种平面图形的特征,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在前面的教学中学生学会了运用转化的数学思想探究有关图形的知识,在学习方法上也有了一定的基础,因此本节课的学习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知识,调动他们多种感官,进一步感知转化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让学生全面参与新知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

基于以上对教材的认识,结合新课程理念,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比较和动手操作,体会转化思想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空间观念。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意识,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结合教学目标,我确定本节课的

教学重点:理解三角形面积计算的推导过程,会根据公式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我准备了以下

教具学具:

课件、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卡片各一个和小剪刀。

三、说教法、学法:

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设计了如下的教法和学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力求让学生广泛参与操作实践,采取多种手段引导每一个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使学生的数学能力与数学情感得到发展。

因此本节课我把“情境教学法、引导探究法、展示汇报法”有机整合。并鼓励学生通过“尝试猜想、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方法去获取知识。

四、说教学过程:

在分析教材,合理选择教法与学法的基础上,我预设的教学过程为:

一、复习引入,揭示课题

二、自主探究,获取新知

三、实践应用,巩固深化

四、全课回顾,总结升华

(一)复习引入,揭示课题

上课伊始我首先引导学生回顾学过的平面图形有哪些?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学过的图形。接着让学生说一说会计算哪些图形的面积?                        它们的面积该怎样计算?学生依次说出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再引导学生思考:这三个图形的面积计算有没有相同之处?引导学生得出,长方形、正方形都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可以用一个统一的公式来计算:S = a h

接下来重点引导学生回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让学生完整地说出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我随即小结并让学生进一步思考: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底和高有关:用一组对应的底和高相乘就可以求出它的面积。如果把这些四边形变成由三条线段的围成的图形——三角形(课件演示)三角形的面积该怎样计算呢?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三角形的面积)

(设计意图:这样利用课件动态演示“四边形”变“三角形”的过程,实际上是暗示了“平行四边形”转化为“三角形”的过程,为发现三角形面积与四边形面积的关系埋下了伏笔,为下面学习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做好了铺垫,也为整个教学过程创造了良好的开端。)

(二)、自主探究,获取新知

本环节的教学,分五步进行。

第一步、提出猜想: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是什么?三角形的面积会与它的什么有关系?让学生进行大胆猜测,学生会想到:三角形的面积可能与它的底和高有关。

第二步、尝试探究:首先让学生想一想:三角形的面积与它的底和高是否关系?(课件出示)学生很容易得出结论。三角形的面积与它的底和高有关系:底和高变化,它的面积就随着发生变化。三角形的面积会与它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 让学生拿出准备的学具,小组合作,动手剪一剪、拼一拼,说一说发现了什么。教师巡视及时加以指导。学生会在刚才演示把“四边形”变“三角形”的基础上把平行四边形沿对角剪开,分成了两个三角形,通过拼摆还会发现是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 。

第三步、交流汇报,并演示操作过程。首先让学生汇报剪拼的过程并展示在黑板上。之后引导学生观察:刚才我们把这几个特殊的四边形剪成了什么图形?引导学生说出: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接着问:那其中的一个三角形与原来的平行四边形有什么关系?学生会说:一个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原来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这个三角形的底就是原来平行四边形的底,这个三角形的高就是原来平行四边形的高。根据学生的回答我依次板书:

第四步、课件演示三角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关系。

第五步、得出结论。学生汇报和课件演示后,引导学生推出: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用字母表示:S=ah÷2。重点追问:三角形的面积计算为什么要除以2?不除以2行吗?让学生进一步加深理解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动手剪拼,自主探究,有利于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发挥。再让学生汇报实验成果,教师给予表扬肯定,使学生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课件演示,再现了图形剪拼的过程,有利于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

之后课件出示:小资料:大约在2000年前,我国数学名著《九章算术》中就出现了平面图形以及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这让学生又一次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实践应用,巩固深化

出示课例题:一条红领巾的底是100厘米,高是32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让学生独立解答,老师进行巡视指导,了解信息反馈,然后按反馈信息组织学生讨论和讲解,规范书写格式,以确保学生系统地掌握知识。

练习是检查教学目标落实情况的重要手段。为了提高练习的效率,我合理地设计了四道练习题。

第1题:计算图形的面积。属单一性练习,用于巩固新知识。

第2题:是选择适当的数据计算三角形的面积,这道题的练习是让学生明白:这里选用的底和高必须是相对应的一组底和高。

第3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12平方厘米,求涂色的三角形的面积。

这属于综合性练习,既复习了三角形面积公式与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关系,又进一步巩固三角形面积计算。

第4题:计算标志牌的面积。这是一道典型的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练习题,既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对学生及时进行安全教育,又能促进学生的散发思维。

(四)、全课回顾,总结升华

最后进行全课回顾总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让学生*发言。通过疏理、归纳形成系统的知识。总结也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使整节课的安排善始善终。

五、说板书设计:

按照整个教学过程依次板书如下:

三角形的面积

平行四边形

↓剪成

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  ↓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S=ah÷2

这样的板书设计简单、明了,使学生一目了然。

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说课内容,不足之处请老师多多批评、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