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于竹帛》有感1500字 - 作文大全

作文大全

读《书于竹帛》有感1500字

来源: 作文大全2024-01-31 13:50:30
导读:第一章一步一步地介绍了文字的无处不在,在我们生活中应用文字和文字流传下来离不开纸和印刷术的发明,我们都知道纸是东汉蔡伦发明的。据考证我国西汉时已经开始了纸的制作...

第一章一步一步地介绍了文字的无处不在,在我们生活中应用文字和文字流传下来离不开纸和印刷术的发明,我们都知道纸是东汉蔡伦发明的。据考证我国西汉时已经开始了纸的制作,魏晋南北朝时广泛流传,普遍为人们所用,造纸术进一步提高,到东汉时,

蔡伦在总结前人的制造丝织晶的基础上发明了用树皮,麻木等作原料的使用纸,而印刷术也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是人类近代文明的先导,为知识的传播和交流创造了条件,印刷术没发明之前,传播文化都是抄书或在石头上刻字,一来费时间,二来抄错,所以印刷术的发明为我们知识的传播和保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还讲述了中国文字使用的广泛性,文中讲中国文字不仅中国人使用,也是东亚许多其他民族的共同文字,他们各有自己的语言,但他采用的中国文字的全部或一部,比如说越南,朝鲜,琉球及日本,中国文字应用于书写及书籍。

在这本书里面我们还可以了解到甲骨文,现存的甲骨刻字一般都是从商代后期和周初流传下来,第二章讲了甲骨文,讲了甲骨文的分类,占卜和记事文以及关于甲骨文的其他问题,,而现存的甲骨文是什么时候发现的呢,书中给我们讲了是19世纪末,在河南安阳发现的,发现的甲骨都是碎片,完整的很少,但我们仍然通过研究这些碎片了解到了当时人们的生活习惯,甲骨上刻得内容通常为天象,如:风,血,日蚀,月蚀等还有预测将要发生的事,对于那个时代来说占卜是他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件事。

第三章给我们上介绍了金文和陶文,金文是指刻在殷周青铜器上的铭文。也叫钟鼎文,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制造达到了鼎盛时期,商周时期也称为青铜时代,所以,金文的发展过程和青铜器的发展过程相同,这本书给我们讲的不仅是一方面的内容而是中国文字发展的点点滴滴和传播的过程,让我了解到了很多自己从没触碰过的知识,比如说:封泥,通过读了这本书我慢慢了解到了封泥,封泥最早发现在四川,封泥不是普通的泥土,而是一种有黏性、柔软、光滑的物质,我发现用封泥也有等级观念,皇帝用紫或蓝,官员用褐灰或黑,与水银金屑混合的封泥则用祭祀。古代人在用封泥方面也很有讲究。砖瓦也是泥土制成的古代建筑材料,先人们也在砖瓦上面留下文字,文字通常是烧砖以前用印模压而成,种类不同的文字记录一个个都是不同朝代的生活足迹。

第四章第五章继续给我们介绍古人留下的文字记录,石头上的刻的字我们现今在一些旅游景点上可以看到,石刻远胜于其他文字记录材料,青铜上刻字,青铜容易遗失或毁坏,不易长久保存,而陶片上面刻字容易碎不坚固,石刻以保存长久,所以至今我们普遍能看到石刻。古代在有些学校通常在石头上刻书,把它摆在学校门前减少抄书时的错误,石经的刻制是学术史上一件空前的巨作,石经不仅保存了儒家经典的正统经文,成为后来雕版印刷术的先河,从这里了解到了印刷术的起源,也懂得了石刻的历史地位和石刻保存长久的特点,现存石经有七种:㈠熹平石径:汉灵帝熹平四年在洛阳太学开刻,共46块包括易,㈡正始石经:曹魏正始二年在洛阳开刻,用古文,隶书等三种文字刻成㈢唐开成石经:唐文宗大年和七年在长安开刻㈣蜀石经:五代后蜀用楷书刻㈤北宋石经:北宋用楷体,篆体刻的。㈥南宋石经,宋高宗于绍兴十三年刻,⑺清石经:乾隆五十六年刻十三经于北京,这一个个都是历史上的奇葩。

这本书把我们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叙述的淋漓尽致,让我们了解到了文字发展源远流长,记录了古代中国文字进化的过程,记录了书籍和文字的多姿多彩,是中华民族精神之所寄,也是世界文明特有的奇迹,这本书让我们了解到了一个文明的古代中国,那些都是我国人们的智慧的结晶,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