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青花,永恒芳华 ——读《林徽因传》有感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
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雅”在古汉语中解释为美好、高尚、优美、雅致。林徽因的美与雅不仅来自外表,更来自于她的学识、品质、教养、气节。
“优雅是艺术的产物,优雅从文化的陶冶中产生,也在文化的陶冶中发展。”
建筑、艺术与林徽因一生的经历密不可分。它们成就了林徽因,林徽因也建筑了它们。
1925年,林徽因在宾夕法尼亚大学中学习。由于宾大建筑系不招女生,林徽因改报美术系。然而,档案显示,1926年时,林徽因成为了建筑设计教授的助理,第2个学期则当上了建筑设计课的辅导员。
林徽因对建筑的坚持与热爱来自于对东西方艺术、建筑的热爱,她对建筑学最初的兴趣则来自于初访欧洲时,西方的与中国风格迥乎不同的辉煌建筑,及几位对建筑学充满热情的朋友。
她渐渐意识到,建筑学是将生活与美联系起来的艺术。“建筑有自己的语言,有自己的美感,是一种和诗歌绘画一样的艺术形式”。
林徽因怀抱建筑梦而来,却被建筑系拒之门外。然而她在学习美术的同时兼修建筑的其他学科。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与非凡的悟性,顺利以优异的成绩毕业。
建筑系的课程十分繁重,学生需反复研习枯燥繁杂的古典绘画技巧,课外还有大量的绘画练习。再加上美术系的大量课程,林徽因学习任务的艰巨与学业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然而林徽因的表现使同学和老师们对他大为赞赏。一位同学评价她:“她的作业总是得到最高的分数,或是偶尔第二。她不苟言笑,幽默而谦逊,从不把自己的成就挂在嘴边。”
林徽因曾说:“现代西方建筑启发了我,使我充满了要带一些回国的欲望。我们需要一种能使建筑物数百年不朽的良好建筑理论。
等我回到中国,我要带回……东西方(文明)碰撞的真正含义……我们国家独特的原创艺术正在被践踏。应该有一场运动去向中国人展示西方人的艺术文学、音乐、戏剧上的成就,但是绝不是以此取代我们自己的东西……”
回国后,林徽因不负众望。她加入“中国营造学社”,研究李诫的“天书”《营造法式》,一生致力于寻找并总结中国建筑的“法式”。她多次野外古建考察,在极简陋、极危险的环境下进行测绘、研究,为后来的古建研究留下了一套科学完备的珍贵资料。
多年后,林徽因终于与梁思成共同完成了《清式营造法式》并编写了绪论。《营造法式》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巨著,该书“客观透彻的讲解了中国古建筑的基本理论及其历史演变,阐述它迥异于他系建筑的美,为东方的独立系统。”
单从她在建筑学上的历程分析,可看出林徽因是一个坚毅而极具才能的人。她不同于中国的封建女性,也不同于西方所谓“*开放”的女性。她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成就,比中国封建妇女更具学识与自信,比西方开放的女性更具智慧与典雅。实为“民国第一代才女”。
然而,林徽因学习建筑学的根本目的是振兴中国艺术,联系中国艺术、中国建筑与实际,构建东方建筑体系,将建筑融入生活,减少建筑与世人的隔膜,继而使中国古建筑、古建学流传下来。
她想用中国建筑作为起点,以建筑的成就证明中国艺术、中国文化的深厚魅力,以在建筑学上的学术成就引领其他艺术学问的发展。以此,使中国艺术、中国文化更好地流传下来,成为中华民族引以为豪的文化符号。
她为此付出了自己的一生。
——也用自己的一生成就了中国艺术。
林徽因的伟大,在于她纵观中外文明、艺术,并决心以自己的努力完善、发展中国艺术体系。她在中国古建筑方面的研究成果,对中国建筑、艺术的发展,乃至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都打下坚实的基础,作出了长远的贡献。
这是另一种境界,一种更高、更远的境界,更“雅”、更“美”的境界。
仿佛站在茫茫大漠之中,四周是西方建筑成果的高楼大厦,辉煌盛大。自己在沙漠平地上辛苦建筑的同时,还要提防西方列强的打击与侵略。不知艰苦建筑中的林徽因怎样想。
当在“沙漠”中,终于建设成完整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古色古香的中国建筑体系之时,不知终有所成的林徽因如何想。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
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这经爱浸润,经优雅打磨的诗句,正是她形象与人格的写照,
人间四月天,充满诗意、优雅,带来生机,带来希望、光明,点亮人间后又悄然离去。正是——
水墨青花,永恒芳华——林徽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