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鲁迅 小学五年级
本文适合: 小学五年级
作文来源:
本作文是关于小学五年级的作文,题目为:《我认识的鲁迅》,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轻轻地,走进那个多灾多难的季节,挤一滴生命的翠绿,涂满不堪回首的往事。他,就是鲁迅,黑夜中孤独的探索者,为与黑暗的抗争耗尽了他满腔的热血,让我们这些后来人带着几缕彷徨走近他吧!
鲁迅先生生活在一个新旧交替、异常黑暗的年代。虽然,辛亥革命的爆发是振奋人心的,但毕竟它没有成功,中国还是陷入了混沌状态。鲁迅,他怀着一颗无私的爱国心,徘徊于黑暗中,苦苦追寻民族的希望与光明。
中国的传统文化,从未赋予过*,博爱的心灵提供可能的支撑,相反,杀戮欺瞒倒是其骨子里的精髓---鲁迅的反抗,命中注定是孤独的,冷寂的,更痛心的是,他不可能寻觅一个归宿...
我曾一度喜欢俄国文学,喜欢它的沉重、忏悔。又欣赏鲁迅,钟情于他的清醒、决绝。
屠格涅夫、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索尔仁尼琴……一串珍珠般的名字,他们曾给过我希望,给过我幻灭,可最后,他们给了我归宿……
鲁迅……写下这两个字,伴随着颤抖、心虚、还有短暂的窒息。他太过尖刻和冷硬,一切在他面前,无所遁形。他和那些俄国的文豪们一起反抗过专制、不公、黑暗、谎言……他们一起忍受过彷徨、撕扯、犹疑、幻灭……可最后,却无可选择的分道扬镳……
于是便只剩下过眼云烟
俄罗斯的人们有福了,因为他们的民族血液沉淀着信仰,所以俄国的巨人们必定长寿,即使饱受摧残,但他们有家可归,灵魂有归宿,彼岸有真理,他们将得到奖赏与安宁。他们有信念支撑他们度过无数个悠长悠长的夜晚……可是,鲁迅,你呢?你怎么办?一切的现有价值,你都拒绝了,你还给自己留下了什么?……一无所有,只剩虚无。所以,鲁迅必定早亡,他只能战斗,没有衰老让他安逸,死亡降临于他,也不是安息。最后,托尔斯泰的坟冢,开出淡淡的野花,神圣而安宁;鲁迅的坟头,长满了苍劲的野草,怆然而不屈……
《彷徨》中的每一篇文章,无不体现鲁迅“彷徨”的心情。吕韦甫将生活的种种辛酸与坎坷从酒楼上带进读者的心间,分明看到两个字:无奈。这种“无奈”充斥着他的生活,使他“飞进了一个小圈子,便又回来停在原地点。”这不就是鲁迅自己的遭遇吗?生活象一潭死水透出一点生机,所有的一切都“织在蜜雪的纯白而不定的罗网里。”找到出口,正是鲁迅的信念,然而此时他却只有“不以深冬为意”的气概,只可惜理想与现实隔着遥远的距离。但鲁迅是不会止步的。他的一生,就是不停地改造自己,实践自己的一生,也是不停地追求光明与真理的一生。黑暗的社会对人来讲是无所谓希望的,即使有几位肯挣扎一下的都被滚滚的洪流冲散、淹没。只有鲁迅深信前方一定是有希望的,无论这希望是多么遥远,多么渺茫。
他紧紧握着战斗的笔杆,冒着弹雨毒瘤,坚强地、英勇地、不屈地战斗着。当然,鲁迅的这种“希望”与他当时的思想有很大关系。因为他是一个进步者,认为社会总能向前发展。我们暂且将这种思想放在一边,不去评价它的对错。然而单是有这样一种精神,一种希望就是很可贵的。
人的一生,挫折是常会有的事情。当你经历痛苦的时候,能将一粒希望的火种埋在心间,那么梦想的烈焰会为你照亮前行的路途。我们需要这种“乐观”精神,这是治愈一切心灵创伤的灵丹妙药。鲁迅先生含着这颗灵丹耕耘在一个黑色的年代里,在最困顿的时刻它执著地发挥着效力。许多人心中也怀有希望的种子,但他们不具有鲁迅先生的“韧的精神”。当挫折来临时,他们心中的希望之火就被熄灭了。可见,这种精神不是每个有“火种”的人都拥有的,只是鲁迅才有的独一无二的品质。
“一切是死一般的宁静,死的人和活的人”。死的人长眠于地下也当安息了,因为活下来的人点燃了希望的灯火指引更多的人踏上生的路途,因为更多的垂死的人被救起,活在希望的世界里。这就是鲁迅先生的思想本质。
此时,我想靠近彷徨着的鲁迅,与他一同守望着闪亮的希望,在漆黑的长夜中战斗,迎接新的黎明!